茶叶加工
|
6~8月茶叶生产要点 |
茶叶生产以采春茶(龙井茶)、留养夏茶为主。因此在此期间应重点做好除草、铺草、抗旱、保苗养蓬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确保茶树抵御夏季高温危害,积累养分,为下一个茶季的丰收奠定基矗1、结合浅耕清除杂草:6月.. (2012-01-27) |
红茶的加工工艺 |
我国红茶包括工夫红茶、红碎茶和小种红茶,其制法大同小异,都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四个工序。各种红茶的品质特点都是红汤红叶,色香味的形成都有类似的化学变化过程,只是变化的条件、程度上存在差异而已。.. (2012-01-27) |
不同鲜叶拼配后加工对红茶品质的影响 |
用无性系茶树替代实生茶树为茶叶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但对不同无性系来说,完全具备优质、高产的“完美型”尚不多见。目前,生产上一般将不同无性系采收的鲜叶分开加工,然后进行成茶拼配,或在种植时将不同特性.. (2012-01-27) |
救心茶的家庭简易加工及饮用方法 |
救心茶是用景天科植物救心菜(又名费菜)的叶片作原料加工而成,该茶叶对心脑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保健作用,故名救心茶。家庭简易加工方法1.主要用具:水缸、砂盆、竹筐、晾晒架(晾晒架制作要求放在光照充足,通.. (2012-01-25) |
秋名茶的采制技术 |
秋名茶的采制:(1)茶叶采摘。要轻采轻放。对于茶树长势好,绿叶层厚的茶蓬,可留鱼叶或不留叶采。对于长势差的、绿叶层薄,尤其是前期旱情较严重,落叶多、骨枝露的茶蓬,应留养为主,后期采取打顶、留叶采的方.. (2012-01-25) |
震雷春的制作工艺 |
“震雷春”名茶,是由河南省信阳地区茶叶试验场1998年开始进行研制的名茶新产品,产于震雷山。每年早春采制时,香飘四溢,令人神往。1990年被认为河南省新名茶,其品质特点是:外形条索卷曲多白毫,色泽翠绿;内.. (2012-01-25) |
茶的制作过程 |
茶是采摘茶树的嫩芽或新叶当原料,经过一连串的制作过程而制成的。制茶过程为:采青→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初制茶)→精制→加工→包装→(成品)这些过程对茶起哪些作用:1、采青:茶只能采摘嫩叶,老叶.. (2012-01-24) |
绿茶制造 |
绿茶: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绿茶杀青方式:1.加热杀青2.蒸气杀青干燥方式:1.炒干(炒青):长炒青──长条形的炒青绿茶扁炒青──外形扁平光滑圆炒青──外形呈圆形颗粒状特种炒青(细嫩炒青)2.烘干(烘青.. (2012-01-24) |
白茶制造 |
白茶:鲜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白茶采摘细嫩茶叶,叶背多白茸毛的茶叶,加工时不炒不揉,使白茸毛在茶外表完整的保存下来。1.银针:又称白毫银针。2.白牡丹:采摘一芽二叶,萎雕后直接烘干,叶背呈白色,叶.. (2012-01-24) |
黑茶制造 |
黑茶:鲜叶>杀青>初揉>渥堆>复揉>干燥>黑茶黑茶由于原料粗老,加之制造过程中一段堆积发酵时间较长,因而叶色多呈暗褐色,故称黑茶。以上各种茶,因品质特征各有不同,加工方法也千变万化,一般有初加工与.. (2012-01-22) |
唐代的制茶方法 |
如欲窥中国制茶技术演进的全貌,从历代的茶书探索,即可得一完整的概念。唐朝以前因无专论的茶书,关于茶的总总,约只限于文人的吟咏,而对其基本认识则文献阙阙,故难以考证汉、魏、六朝制法究为如何?,不过由.. (2012-01-22) |
宋代的制茶方法 |
唐代均以苯青团茶为主,依形状可分为八种等级(胡靴型、牛臆型、浮云型、拂水型、膏土型、地潦型、竹撬圣及霜荷型等,前二种为上极品,后二种为粗级品),至宋代对茶的品质更为讲究,宋帝皆嗜茶饮,尤其是宋徽宗.. (2012-01-22) |
現代的制茶方法 |
「茶的制造」并不是件简单的事,有人说「好茶可遇不可求」,对讲究品茗的人而言,也的确如此。因为要制出高品质的茶叶,必须要各方面的条件相互配合得宜,才能令人「余味绕口」;好茶入口,不仅令人心旷神怡,对.. (2012-01-21) |
莲心茶的制作工艺 |
莲心茶形似莲子瓣心而得名,为我国传统名茶。产于福建省太姥山麓的福鼎百琳和霞浦水门。太姥山景色秀丽,崖林之间茶树丛主。相传,早在光绪年间,太姥山麓的白琳一带,茶树已广为种植。到了本世纪30年代,莲心.. (2012-01-21) |
眉茶制作 |
我国绿茶生产,以眉茶为首。各省所产的眉茶,品质各有不同。数量较多,品质较好的,有安徽的“芜绿”、“屯绿”、“舒绿”;江西的“婺绿”、“饶绿”;浙江的“温绿”、“杭绿”、“遂绿”以及湖南的“湘绿”。.. (2012-01-21) |
英德红茶加工技术及品质特点 |
英德茶区盛产红茶,约占总产70~75%,以出口红碎茶为主,部分工夫红茶作内销。有转子机、CTC、洛托凡三种生产机型,以转子机生产较为普遍。品质特点:品质以浓、强、鲜明显而著称秋季生产含有自然花香。外形棕褐.. (2012-01-20) |
英德绿茶加工技术及品质特点 |
英德绿茶以大叶种绿茶为主。近年因外贸体制改革,红茶出口减少,为适应市场,“红”改“绿”,机械化生产绿茶逐渐上升为第二大茶类。90年代后约占现总产的70%以上。品质特点:条索较肥壮香气清高,滋味浓醇甘爽;.. (2012-01-20) |
英德黄茶加工技术及品质特点 |
英德黄茶属后发酵茶,以大叶种一芽二、三叶及同时嫩度对夹叶为原料制成,又称广东大叶青茶。制法与大叶种绿茶相似,因沤堆时的后发酵作用,滋味更显醇和。以侨销为主,部分内销。近年用大叶种一芽一至二叶初展制成.. (2012-01-20) |
普洱茶的加工 |
普洱茶为后发酵茶其工序大体是:1、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乾燥之后,成为普洱毛青。这时的毛青,韵昧浓峻.浓烈而欠章埋。毛茶制成后,2、将制成后毛茶,经过堆闷转熟的,就成为“熟茶”既发酵茶,再经过一.. (2012-01-18) |
乌龙茶(青茶)加工工艺 |
一、乌龙茶乌龙茶亦称青茶、半发酵茶,以本茶的创始人而得名。是我国几大茶类中,独具鲜明特色的茶叶品类。乌龙是茶由宋代贡茶龙团、凤饼演变而来,创制于1725年(清雍正年间)前后。据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 (2012-01-18) |
茶的制造-萎凋 |
采摘下来之茶菁须于日光下摊晒,或利用热风使茶菁水分适度蒸散,减少细胞水分含量,降低其活性并除去细胞膜之半透性,而胞细中各化学成分亦得以藉酵素氧化作用引起发酵作用的进行,搅拌后摊平于笳苈上静置。萎凋.. (2012-01-18) |
茶叶的采摘 |
合理采摘是茶叶获得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采茶就是要根据茶树品种、气候条件、树龄、生长势及不同肥水水平等因素,结合市场需求采摘茶叶,采茶和留养结合,既收茶叶,又能保证茶树正常生长,达到.. (2012-01-18) |
绿茶的加工 |
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18个产茶省(区)都生产绿茶。我国绿茶花色品种达数百种,外形千姿百态,有卷曲形、直条形、园珠形、螺形、针形、单芽形、片形、舒展形、扁平形、颗粒形、花形等。我国传统绿茶.. (2012-01-18) |
英德黑茶(普洱茶、茯砖茶等)加工技术及品质特点 |
英德茶区自1956年引进云南大叶种后,也有相当批量的黑茶生产,主要供外贸出口及广州、香港等市常品质特点: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色泽黑润;内质滋味醇厚爽滑,有独特的陈香味;汤色红浓;叶底楮红。保健功能好,价.. (2012-01-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