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修炼功夫--心斋、坐忘与见独
日期:2010-02-08 浏览:3785次  作者:黄红兵  
庄子修炼功夫--心斋、坐忘与见独

 

    关于“心斋”这一较详的叙述,见于《人间世》: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

 

    斋,《说文》云:“斋,戒洁也。”也就是说,心中有不洁的东西要加以戒除。对于“若一志”,郭象解释说:“去异端而任独也。”成玄英疏:“一汝志,无复异端,凝寂虚怀,冥符独化。”这里的“异端”指“心中不洁的东西”,也即不符合道的东西。看来,郭象与成玄英都把“一”字解释为动词,即“去”的意思。对于“志”字,王夫之说:“志者,神之棲于气以效动也。”这里“志”是“神”。“若一志”,也就是说,心思不一,现在要“一”之,达到“凝神”的状态。

 

    心斋的去蔽,是从两个紧相联的方式进行的,其一,专注意志力而去蔽,即注意力由“多”而“一”,再由“一”而“无”,从而去掉“有心”,进入“无心”的境界。这就是上面所说的“若一志”的作用。其二,以意志力控制气,即“听之以气”,让气“虚空其心”,以气去掉内心的杂质。这两个过程是紧相联的,以达到“唯道集虚”的状态。可见,心斋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凝神的过程。

 

    关于坐忘,详见于《大宗师》:

 

    颜回曰:“回益矣。”仲尼曰:“何谓也?”曰:“回忘仁义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忘礼乐矣!”曰:“可矣,犹未也。”他日复见,曰:“回益矣!”曰:“何谓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谓坐忘?”

 

    颜回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仲尼曰:“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而果其贤乎!丘也请从而后也。”

 

    “忘”,是一个动词。忘仁义,忘礼乐,进而“坐忘”(坐忘是离形去知,即忘形忘知),通过这三步由浅到深的“忘”,最后达到“同于大通”的境地。“忘”相当如“若一志”的“一”,它是一个逐步去蔽的过程。最后的结果是“同于大通”,即达到道的境地,这相当于“唯道集虚”。忘,须是有所忘,有所不忘。《德充符》云:“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田子方》云:“虽忘乎故吾,吾有不忘者存。”

 

    人不断地去仁义礼乐、心智等,最后便有了“不忘者存”之得,此“得”即是“同于大通”。与坐忘类似的还有见独:

 

    吾犹守而告之,参日而后能外天下;已外天下矣,吾又守之,七日而后能外物;已外物矣,吾又守之,九日而后能外生;已外生矣,而后能朝彻;朝彻而后能见独;见独而后能无古今; 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

 

    这里的“外”相当与“忘”的意思。通过“外天下”、“外物”、“外生”等过程,最后进入“无古无今”、“不死不生”的境地。只有道才是不死不生、无古无今的,这也就是“同于大通”了。

 

    由上可以看出,坐忘和见独,它们也是一种精神状态,即通过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去蔽,最后连一个专注的对象也没有,达到无心而与宇宙合一的神奇状态(即“同于大通”、“无古今而后能入于不死不生”的状态,这与上面例子中凝神之人所具有的“潜行不窒,蹈火不热”无所生与死的特异功能类似。)这里,坐忘和见独虽没有像凝神那样涉及到气,但它们都涉及到由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去蔽这一特征,这一特征是正是凝神所具有的一个重要特征。总之,心斋、坐忘和见独这些修炼功夫,其实质是一个凝神的过程,或说凝神是一种更本质的修炼方法。

 

 

 

 

Tags: 庄子 修炼 功夫 心斋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admin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道家作品--叹道歌七十二段 下一篇道家功法:太一静功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潮州功夫茶 香传千年
'曲院春风啜茗天,竹炉榄炭手亲煎,小砂壶渝新鹪嘴,来试湖山处女泉'.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寄籍潮州留下...
要学中国功夫 请先品功夫茶
那是什么声音,听见它,就让人想起了高山流水?那又是什么茶香,闻起来,好像走进了一座花园?一位特奥...
工夫茶和功夫茶
  与中国人谈起居家过日子,常会提及“柴米油盐酱醋茶”,仿佛日子的人间百味尽含在这七种东西里了。...
潮菜风情深深吃潮菜喝功夫茶(图)
说起潮菜,佛山本地人并不陌生,而且挺接受这个极具乡土风情的潮食。如今,仅在禅城一区就有不少潮菜餐...
功夫茶具使用方法
茶有茶道,器亦当体其道。器、道相宜,方能相得益彰。嗜茶者,爱品茗,好茶道,也极重茶器,无意或有意...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