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晚餐不宜过饱的原因
对于中年人来说,不仅家务事多,而且工作很繁忙,早餐和中餐都很随便,只有晚餐才有时间改善饮食,于是一顿吃进过量的食物,甚至动物性食品也集中在这一餐,使得蛋白质、脂肪和能量摄入过多。健康专家指出,中年人晚餐不宜吃得过饱,否则对健康极为不利。原因如下——
晚餐后,一般活动较少,这对中年人来说是不利于身体健康的。与青年时期相比,人到中年生理上出现了一系列变化,基础代谢低。晚餐摄入过多的食物,加上活动少,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合成脂肪储存在皮下;睡觉时,人的血液流速明显减低,血脂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由于人在睡眠时消化吸收能力较强,血脂较白天高,因此可引起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
长期晚餐过量,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容易造成胰岛素B细胞提前衰竭,进而产生糖尿病。
营养集中在晚餐,必然有一部分蛋白质不能消化,也有小部分消化产物不能被吸收,这些物质在大肠内受到厌氧菌的作用,会产生胺、酚、氨、及吲哚等有毒物质,一方面直接刺激了肠壁;另一方面吸收入血液,增加了肝、肾等解毒和排泄器官的负担以及对大脑的毒性刺激。另外,过多的胆汁酸在厌氧菌作用下可产生脱氧胆酸等致癌物,直接刺激肠壁。人在睡眠的时候,肠壁蠕动减少,这就延长了毒物在场腔内停留的时间,增加了致癌的作用,同时增加了发生大肠癌的危险。
为了促进健康,延缓衰老,中年人应注意合理安排膳食生活,晚餐应以清淡为宜,热能的摄入应控制在一天膳食总热能的30%以内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