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么最能御寒?
冬季天气寒冷,我们除了多穿衣物,锻炼身体外,饮食也是御寒的关键措施。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吃什么最能御寒呢?针对这个问题,医学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供朋友们作为参考——
补充矿物质:
营养专家研究发现,人体怕冷与机体摄入某些矿物质较少有关。比如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血液中缺铁常表现为产热量少、体温低等。冬季的寒冷,可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使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冬季人体尿量增多,钙、铁、钾、钠等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
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发菜、芝麻酱等,含铁较多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绿叶蔬菜、木耳、海带等。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冬季还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红薯、土豆、胡萝卜、生姜、百合、藕及大白菜等,在吃法上,最好能与羊肉、牛肉等炖着吃,御寒效果更好。
增加热源营养素:
寒冷的环境下,适当进食高热量食品能促进糖、脂肪、蛋白质的分解代谢,0℃左右,糖转化为脂肪的速度加快,随之皮下脂肪增多,使之减少散热,故应多吃具有御寒功效的食物。如羊肉、狗肉、甲鱼、麻雀、虾、鸽、鹌鹑、海参、枸杞、韭菜、胡桃、糯米等。
现代营养学也认为,冬天的寒冷气候会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体热量散失过多。
因此,冬季应适当增加以上热源营养素的摄入,保持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三者合理的比例,三者应分别占13%~15%、25%~35%、60%~70%为宜。特别是应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