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进入新时代
日期:2011-10-26 浏览:250次 
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进入新时代

  

4月25日,为全面展示安溪铁观音的独特魅力和悠久的文化底蕴,深入挖掘安溪铁观音的内涵,促进中华产业发展,正值安溪铁观音春茶飘香时节,福建省安溪县^***应邀参加由北京市宣武区^***、农业部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和中国叶流通协会主办的2009北京马连道国际文化节,并承办“安溪铁观音谐健康”主题日活动。

安溪产历史悠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据《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产始于唐末,兴于明清,盛于当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自古就有“龙凤名区”、“闽南都”之美誉。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来,历届安溪县委、县^***深入实施“业富民”战略,以质量为依托,以质量为核心,以产业链的延伸为目标,推动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安溪业逐步实现由家庭小作坊向社会化分工的转变,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多元经营的转变,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业富民持续见效,销售市场持续扩张,品牌建设持续升级,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安溪铁观音制作技艺传承保护进入新时代

安溪拥有树生长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素有“树良种宝库”之美誉,在1985年认定的全国首批30个树良种中,安溪就占了6个,分别是铁观音、黄金(202,1.14,0.57%)桂、本山、毛蟹、梅占和大叶乌龙。《安溪县志》记载:安溪农唐末开始制作乌龙茶产,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吸取了红茶“全发酵”和绿茶“不发酵”的制原理,结合安溪铁观音的实际,创造出一套乌龙茶铁观音“半发酵”的独特制工艺,并根据季节、气候、鲜叶等不同情况,采用灵活的“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技术。安溪县发现名茶铁观音、培育出名茶铁观音、发明并使用树无性繁殖技术,历史上安溪师傅大量到闽北、广东、台湾等地种、制,传播制技艺,高峰时期曾达数千人,其中相当部分在当地落户定居,知名的台湾包种和木栅铁观音都是安溪人创制的。

经过代代安溪人手手相传,乌龙茶(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日益成熟,发展为现在的采摘、初制、精制三大部分。其中初制含晒青、揉捻、烘干等12道工序。一代代的安溪农革新生产技术,改良制作工具,推动技艺持续提升,建设优质乌龙茶(铁观音)基地,改进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术,改良叶制作机具,叶生产技艺日新月异,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同时,乌龙茶(铁观音)文化也日益繁荣:王赛、歌、舞、诗、联及戏剧影视、书刊摄影等精彩纷呈。

为全面保护和弘扬乌龙茶传统制作技艺,安溪县自上世纪末开始,就着手从教育、法规、行政、文化、经济等方面出台了有力措施。1990年以来,该县不少中小学校、职业中专将乌龙茶(铁观音)制作工艺编成地方教材,作为一门课程进行教学,使学生从小就懂得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知识,从根本上解决传承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问题。同时,安溪县还采取^***拨款和企业捐资的办法,努力筹措资金,用于普查、保护、教育培训,并建立师、王、的技艺传人档案。

在诸多保护措施的共同作用下,安溪乌龙茶(铁观音)制作技艺如同一把不熄的火炬,手手相传,并迎来了全面弘扬、发展、提高的崭新时代。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建设海西茶业基地——安溪铁观音 下一篇三大惊喜锁定安溪铁观音春茶——..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浓禾虫制作方法
野生禾虫香材料:生猛野生禾虫葱切段,蒜茸,芫茜切段,盐适量,生油,陈皮丝,打散鸡蛋,黑胡椒步骤:...
樟茶鸭制作流程
所属菜系:川菜菜肴特征:外观红黄诱人,风味咸香,入口后酒香随咀嚼逐渐散发出来,去腥效果非常好,肉...
茶香烧肉(铁观音的美食)
材料:    烧肉、茶叶(铁观音)  烹调方法:  1、铁观音茶叶先用热水泡一过,去水留茶叶,晾干...
铁观音炖草鸡的做法 (图)
主材料:铁观音 5.2克 草鸡 1只(约900克) 枸杞 2克调味料:盐 1茶匙制作方法  (1) 铁观音5克加...
茶叶熏鸡的制作工艺
主料:童子鸡(750克)辅料:锅巴(小米)(100克)调料:姜(10克)茶叶(15克)盐(5克)小葱(15克)赤砂糖(25克)...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