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需要冬季进补?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营养素补给都很丰富,这种条件下我们还需不需要在冬季特意去进补?哪些人需要冬季进补呢?下面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说法。
秋冬进补本身有一种储备的意思。上升到中医的养生保健高度来讲,补就作为一种中医的术语出现了。中医里面有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说法。也就是说,身体有虚症的人都应该进补。
那么什么是实症和虚症呢?
中医认为,邪气盛则实,正气夺则虚。邪气指的是外界致病的各种因素,中医称这些因素为邪气。跟它相对的就是正气,是指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和行为。一个人的状态,如果属于外界致病因素对身体功能干扰很大,形成一种疾病,这种情况叫实症。虚症是指由于人体自身的机能低下,很多功能无法正常运行。这种状态叫虚症。
一般来说,中医说的虚症包括四个类型,气虚、血虚、阴虚、阳虚。
气虚主要表现是身体乏力,面色苍白、心悸自汗,这样临床表现的人是气虚。
血虚主要表现是面色萎黄,嘴唇色淡,也有心悸、失眠、手足发麻。
阳虚是指畏寒、面色黄白、浑身乏力,同时又自汗。排尿一般比较清澈。
阴虚是指热性病、消耗性疾病,到了后期出现了烦热、口燥咽干、舌红少苔。
如果从中医大夫能够诊断你是身体虚症,相应我们中医会对不同的症型给以中药的滋补。
比如说气虚的滋补,会用人参、西洋参、党参、太子参,这类东西是中医用来补气的药。可以用它组成各种配方,甚至可以制成各种保健品。平常可以作用食品服用。这些都是常见的补气的品种。
血虚主要是补血,一般是当归、阿胶、何首乌等等这些中药。女性由于月经周期的干扰,有定期的失血,除此之外,还有由于生产造成的失血。所以对于女性来说,血虚症容易常见。
阳虚一般是用鹿茸、冬虫夏草等等这些品种,这些经常用来补阳。
阴虚症主要是用女贞子、麦冬、天门冬、百合、石斛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