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追本溯源闲说茶

期待云萱老师有空时,继续一点一点分解、剖析茶之本性情。

TOP

引用:
原帖由 道中人 于 2011-9-19 11:33 发表
云萱和各位朋友说得真好!前些天一起喝茶,一位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说,都说传统文化应从孩子抓起,可我们这些70后80后的老师还不知道传统文化是怎么回事呢,怎么教啊?!

顺便问一下云萱兄,完全传统的西坪铁观音,还有人会做吗?几次委托制作,可拿来的样品做青都不到位,只是烘焙比新法的绿观音重些。这是怎么回事?听说纯粹传统的铁观音基本没人会做了,连全套制作工具都很难搞到。这是真的吗?



..


道兄好!


以前的制茶设备比现在落后,可为什么以前的茶叶好喝,而现在的却一年不如一年了呢?


如翻看我的旧帖,就明白,从05、06年开始,我就一直呼吁要保护茶园生态环境。


安溪观音真正的问题,并不是制茶工艺的问题。


早期喝铁观音的人都知道,好的铁观音可泡十几道仍余韵不绝。一般的茶至少七泡有余香。


可现在呢?好点的勉强可泡六七道,差点的泡四道就出水味了。


原因在哪里?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不知该说什么!不知该不该说!!

对很多朋友说声报歉!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9998-1-1.html


茶乡毁了绿色----更摆脱不了贫困!!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21768-1-1.html


呼吁还原茶园生态,推广有机栽培!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29744-1-1.html


07秋--安溪收茶记之二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21380-1-1.html


不知该说什么!不知该不该说!!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6711-1-1.html


06年秋,云萱摄于收茶时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6453-1-1.html


2008年安溪茶园生态忧思录  http://www.368tea.com/bbs/thread-31841-1-1.html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对安溪铁观音而言,勤劳的安溪茶农要传承传统的制茶工艺并不难。


传承传统,并不是说要回到农耕时代,用落后的生产力去手揉脚踩地制作。


好茶,究其本质,不外乎是天然的茶质,与合理的制茶技术。


近十几年来,为发展茶叶经济,大量毁林开山,连农田都种上了茶叶。


全面种茶之后,为了产量,只能施化肥,施了化肥后,虫害繁生,只好打农药。。。


再好的土壤,经过不断的施化肥、打农药,用不了几年,就导致土壤贫瘠!!土壤贫瘠后,就得增加施肥量!!


不断的打农药的结果是,虫害产生更大的耐药性,就得加大用药量!!


就这么形成了恶性循环。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导致现在的安溪铁观音茶叶,叶片薄瘦,内质空空,如用传统的做青工艺,根本做不出能喝的茶的来。只好用消青工艺把茶做得又青又绿,清香而有卖相。


下图叶片薄瘦,茶梗发白,就是用现在的消青工艺制作的。



下图叶面肥厚,就是用传统做青工艺制作的。(这是带梗泡的)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引用:
原帖由 半闲 于 2011-9-20 01:58 发表 对茶起了分辨心,便有了执着。我也觉得单纯从工艺去分辨茶品可能算是某种边见。也许起初是为了建立所谓的“茶学”科目而不得已为之的权宜之计吧。后来竟演变成了茶博士的“学究气”。不过人间许多“约定俗成”的概 ...


半闲兄好!


云萱自从不愁没好茶喝之后,就疏懒了。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引用:
原帖由 留芳 于 2011-9-20 13:05 发表 期待云萱老师有空时,继续一点一点分解、剖析茶之本性情。


感谢留芳支持。


只是这两年懒散惯了,怕写不出几行字,又放弃。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茶叶产品,从本质区分,不外以下几种差异。


一、因茶树品种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二、因茶树种植之产地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三、因鲜叶采制的老嫩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四、因制作的工艺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五、因鲜叶采制的季节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六、因种植的方法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最后,茶叶到了消费者手上,又因泡法不同、保存方法不同,产生香气与滋味等差异。


而品饮时,又因饮用季节不同,饮用时辰不同,饮用者的体质不同,香气与滋味等又产生了差异。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

如果能用视频讲解,可以多说很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丑小丫 于 2011-9-20 16:38 发表 如果能用视频讲解,可以多说很多


所以说:文字三千卷,不如共饮一道茶。

云萱    QQ号:   951252069
云萱    微信号:   95125206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