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银毫香”采制技术
日期:2011-11-30 浏览:350次 
“红山银毫香”采制技术     “红山银毫香”是霞浦县溪南镇芹头村银针加工厂生产加工的新产品。2002年在中国(福建)国际茶博会“凯捷杯”茶王赛中,评为银奖,2003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太姥杯”茶王大将赛绿茶类银奖。其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紧直、肥壮,银毫披复、色泽银亮,香气清鲜,滋味鲜爽带毫味,汤色清澈,叶底嫩绿匀亮。用其窨制的高档茉莉花茶,白毫不易脱落,茉莉花香飘溢,茶品十分秀美。产品销往北京、天津、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1、产地环境

    “红山银毫香”产自霞浦县溪南镇芹头村茶场,茶场地处红山山麓,红山最高峰海拔848米。三面环山,一面向海,并有兰溪自北向西南蜿延而下,汇入官井洋,茶园周边皆种植松、杉、竹等林木,云雾弥漫,湿度大,漫射光多。雨量充沛,年降水量在1100-160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7℃-19℃,10℃以上积温5000℃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为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产区为传统耕作区,土壤为红泥土,土壤PH值在5.Z--5.9之间,土层深厚,土壤有机质含量在2.2%,这种生态环境有利于茶树新梢内含物质的积累。

    “红山银毫香”于清明前15天左右开采,至白露后结束,全年可采春、夏、秋茶三季,以清明前后采制的银针品质最好,秋茶品质次之。

    2、采制工艺

    鲜叶原料:“红山银毫香”选用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选育的“福云20号”新品种。该品种为中芽种,小乔木型,大叶种,嫩梢肥壮,芽毫雪白,毫色银亮,持嫩性好,是加工银针与名优茶的优质原料。

    采摘:直接从“福云20号”新梢上采摘单芽,要求芽头肥嫩,不带鱼叶或鳞片,无病虫伤害、无异杂、无损伤。避免了采一芽一叶的芽叶剥离过程造成鲜针受热,受损伤引起红变,影响品质,并用特制的竹篓装茶芽,以确保茶芽完整、匀净。严格实行分批付制、及时加工,保证芽梢的新鲜度。

    凉青:采回的茶芽应及时摊凉,摊放场所要求空气流通、清洁卫生,摊放工具宜为竹席、竹苈,摊放厚度l厘米左右,中间不翻动,防止红变,时间在6-10小时之间,减重率为10%,散失部分水分,促进内含物质转化,有利于香气与滋味的形成。

    杀青:采用60型滚筒杀青机,滚筒杀青机的温度掌握在180℃左右时开始投放茶芽,应注意保持筒温均匀,避免忽高忽低,投芽量应均匀,避免忽多忽少,时间掌握在3分钟左右,并在杀青机出叶处安装鼓风机,用于及时降低杀青叶的温度。嫩芽经杀青后减重率控制在35%左右为宜。杀青叶下机后应及时摊凉,待芽梢水分分布均匀后,再进行烘焙,这样制成的银针成品不弯曲,不红变、色泽银亮。若杀青不透,成品茶折断可见芽内红变,影响品质。

    干燥:目的是蒸发水分,固定形状,发展香气,采用手拉式烘干机烘焙。烘干机上四层温度调整在100~120℃,下三层温度调整在70~80℃,盛干燥芽梢的箩筐空间温度调整在40℃,每隔8分钟,成品茶含水量掌握在5%为宜。干燥叶摊凉后,经过拣剔,就可进行包装。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壁渡剑毫采制工艺 下一篇茶叶合理采摘的主要技术环节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紫砂胎剔红山水人物执壶
明:万历时大彬制高:130毫米口径:78毫米此壶原被认定为漆器,经顾景舟先生鉴定为砂胎髹厚朱漆雕制壶...
山东日照市机械采茶技术培训班在岚山区召开(图)
7月22日,全市机械采茶技术培训班在岚山区巨峰镇御园春茶厂举办。培训班邀请了临沂市亚圣机械有限公司...
全国茶叶安全高效清洁生产技术集成创新与示范推广协作项目在宣恩县启动
7月21日至24日,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杭州中农质量认证中心、湖北...
浙江:泰顺县农业局举办茶叶加工技术提升培训班(图)
今天(14日)上午,泰顺县“三杯香”茶叶加工技术提升培训班在县农业局六楼会议室开班。本次培训活动由县...
福建闽侯:台湾软枝乌龙茶高效栽培技术研究项目即将通过审批
繁盛的茶园彰显海峡两岸农业合作成效近年来,随着海峡两岸农业合作的逐步深入,到闽侯县投资的台商越来...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