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常用的药引
日期:2011-08-14 浏览:430次 
中医常用的药引

  药引具有引经(即把药物成分集中到病变部位)、增强疗效、解毒、护胃、矫味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中医常用的药引:

  食盐:咸、寒,入肾、胃、大肠经,有清火、解毒之效。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宜用淡盐水送服。

  生姜:辛、微温,入肺、脾经,有发汗解表,温中、温肺止咳之效。治疗风寒感冒、胃寒呕吐时,常用生姜3~5片为引,以增强疗效。

  葱白:辛、温,入肺、胃经,有散寒通阳、解毒散结之效。治疗风寒感冒、小便闭塞不通时,常用葱白5~7根为引。

  灯心草:甘、淡、微寒,入心、小肠经,有清心除烦、利尿通淋之效。治疗心火亢盛、小便短赤时,宜用灯心草一小把为引。

  粳米:甘、平,入胃经,有益气健胃之效。治疗火热病证需用大剂量苦寒药物时,为防苦寒伤胃,常取粳米一小撮为引,以护胃气。

  大枣:甘、温,入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调和药性之效。使用峻猛药物(如甘遂、芫花、大戟、葶苈)时,常取大枣10~15枚为引,以缓和药性、防止中毒。

  蜂蜜:甘、平,入肺、脾、大肠经,有滋养、润燥、解毒之效。治疗肺虚燥热、肠燥便秘病证时,常用蜂蜜1~2汤匙为引。

  食醋:酸、平,有散淤止痛、收敛固涩之效。治疗女性带下、血热崩漏、蛔虫腹痛病证时,常取食醋1汤匙为引。

  红糖:甘、温,有补中、祛淤之效。治疗产妇恶露不畅、小腹冷痛病证时,常取红糖20~30克为引。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各种地黄丸的功效 下一篇脸色与疾病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的药理特性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且是有益健康的饮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消费将稳步增长。据...
中医:调养老年人肥胖的中药瘦身茶
对象:老年人易肥胖,中医调养重点在滋阴。老年人爱头晕、睡眠质量不好、腰酸、口干等,中医认为是阴血...
中医:常饮黑茶可除体内“垃圾”
中医认为,冬天适宜喝些红茶,其实还可多喝点儿黑茶。不仅能消除体内油腻,还可清扫血脂,保护血管,同...
老中医:夏季消暑多喝茶水加蜂蜜
炎炎夏日,人们动辄汗水淋漓,因此,既容易疲劳,又容易中暑,老中医向大家推荐一种很好的解暑饮品--茶...
中医建议:春季多饮杜仲雄花茶
所谓'春饮花茶,夏饮绿茶,秋饮青茶,冬饮红茶'.立春、雨水过后,春天的气息愈加浓郁,此时正是喝花茶...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