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的保健作用
很多人知道花椒为十三香之首,却不知道花椒的保健作用也不容轻视。现在正是阳春三月,人体内湿气较重,而除湿就是花椒的保健作用之一,所以这个季节应该多吃点花椒。
中医认为,花椒味辛性温,可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不适症状。花椒在中药里归入祛寒类的药物中,它能祛除里寒,扶助阳气。因而善散阴寒之气,助元阳之不足,利气行水。
用花椒煎汤泡脚能起到内病外治的作用,因为在人的足部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反射区,用药汤浸泡或按摩这些反射区,就可以使全身经络疏通、血脉流畅,能够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
这里介绍一个简便易行的泡脚保健方法:用花椒煎汤泡洗。每晚睡前先将双脚洗净,再用此汤烫泡。天天坚持下去,长此以往,可起到祛病延年之效果。最明显的是可增强对流感病毒或其他传染病的免疫能力。此方是北京已故著名中医施今墨先生所传授。
另外,把醋、姜、花椒和水一起煮成酸辣泡脚水,每天睡前泡泡脚,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尤其对于睡眠质量不高、怕冷的人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方法是:在锅中加入100~150克醋(大约两小碗),再按照1∶50的比例倒入多半盆温热水,最后加入姜和花椒,把锅放在炉灶上煮至沸腾后倒入泡脚盆。泡脚前先用水的热气熏脚,到水温合适时开始泡脚,15到20分钟即可。如果用大一些的盆连同小腿一起浸泡,效果会更好。
泡脚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加入一些中草药。如血亏体虚、月经不调者可加入红花;加入刘寄奴则可以敛疮消肿、活血通络;加入透骨草则有祛风、除湿、舒筋的作用。
花椒对炭疽、溶血性链球菌、白喉、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及白色葡萄球菌、枯草等10种革兰氏阳性菌,以及大肠、宋内氏痢疾杆笛、变形、伤寒及副伤寒、绿脓、霍乱弧菌等肠内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4的水浸剂对星形奴卡氏菌亦有抑制作用。
中医常用花椒治疗各种疾病,如——
蛀牙病:川椒9克,烧酒30克,浸泡10天,滤过去渣,用棉球蘸药酒,塞蛀孔内可止痛。
肋节风痹,关节肿病:椒红500克,炒研末,嫩松叶、嫩柏枝各250克,微炒后研末,酒泛为丸,食后服,每服3克,一日2~3次。
老人衰弱,病后脾肾阳虚:椒红、小茴香等分,微炒后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蛔虫腹病,或胆道蛔虫,呕吐腹病:川椒6克(微炒),乌梅9克,水煎,一日2~3次分服。
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症的浮肿腹水:椒目60克,炒后研细,车前子、草劳子等分共研细,枣肉为丸,每服3~6克,一日2次。
龋齿疼痛,怕冷恶风,牙痛连及半侧头痛:花椒5克,粳米50克。花椒水煎10分钟取汁,取粳米常法煮粥,粥将熟时加入花椒汁略煮即可。空腹趁热服用。此粥温通散寒止痛。适用于龋齿疼痛,怕冷恶风,牙痛连及半侧头痛者。花椒温中散寒,有局部^***作用,故能止牙齿疼痛;粳米甘平益胃。花椒其味甚香,本品做为膳食,有散风寒、止牙痛之功,又细软适口,可解牙痛病人进食之苦。
慢性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消化不良,胀闷:椒红(微炒)、干姜、橘皮、甘草等分,研末(或为丸),食后服,每服3~6克,一日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