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茗居茶叶论坛
 

《中国乌龙茶》连载

——连载之48


 


 


 



工夫茶起源闽南


       


 


 


          由于武夷岩茶香味特佳,风韵独特,大受闽南、粤东饮工夫茶人士的欢迎,促进了工夫茶法盛行。


        《古今茶事工夫茶》云:闽中盛行工夫茶,粤、东亦有之,盖闽之汀、漳、泉、粤之潮州(据其潮州志书言:潮汕工夫茶源于闽中四府),凡四府也,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精。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老为最佳,圆体扁腹,努嘴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所用杯盘,多为花瓷,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似近代物。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有以长方磁盘置一壶四杯有,且有壶了一如拳杯小如胡桃者,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竹英,制皆朴邪,壶盘与杯旧而佳者。先将官水贮之铛,用细炭煎之初沸,投茶于壶而之中之盖一,复偏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其饷客也,客至,将啜茶,则取壶,先取凉水漂去茶叶尘滓乃撮茶叶置之壶,注满沸水,既加盖,乃取沸水徐淋壶上,俟水满盘覆以内久之,始去巾,注茶杯中,奉客,客必衔杯玩味,若饮稍急主人必怒其不韵也。


        清代以来直到现在仍在闽、粤、台地区流行的功夫茶,可以说是唐宋以来品茶艺术的流风遗韵。清人记载,当时在福建的汀州、漳州、泉州和广东、潮州最为流行,直到现在还是如此。之所以叫“功夫茶”,当然是因为这种饮茶方式讲究品饮功夫。宋文学家苏辙有诗说:“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事茶不知劳”。功夫茶流传也是有传统的,清人认为功夫茶的“烹治方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精。”工夫茶有四宝:即潮汕炉、玉书石畏,孟臣罐,若琛杯,均小巧玲珑。明清泡茶法,继承了宋代“点茶法”的清饮,包括撮泡、壶泡、工夫泡三种形式。


        功夫茶是在清代发展而成,可见清人的品茶工夫不比前人低,但在清朝二、三百年间,系统论述品饮茶并能发其精蕴的著作不多,震钧(1857-1918)在《天咫偶闻》中《茶说》是相当系统的著述,而且是自己从实践中得来的会心之言。《茶说》共分五节,一是“择器”,即论饮茶的茶具;二是“择茶”,论茶的品第及贮藏方法;三是“择水”,谈对茶用水的鉴别;四是“煎法”主张唐代的煎茶,对煎水记述尤为详细;五是“饮法”,讲品饮之趣,文字浅显易懂,方法,简便易行。当今茶人如有兴趣,不妨取之一读,取其可行之处一试。

武夷岩茶:http://shop33523134.taobao.com/
喜欢武夷岩茶请Q:121115316
联系电话:15105083076

TOP

——连载之49


 


 



 

工夫茶与武夷茶(一)


      


 


          历史上的工夫茶与我们今天所说的工夫茶还有所区别,它有一个演变发展过程,它是在明代壶泡法的基础上演化而来。最初工夫茶指泡茶用的是武夷茶,后来又指武夷岩茶(乌龙茶)泡饮方法,最后则泛指乌龙茶泡饮法。


        工夫茶的品饮是我国古代饮茶习俗的继承与发展。早在明末郑成功驻厦设“储贤馆”,广纳爱国贤士,厉行节俭,以茶代酒,就有“茶会”、“茶宴”之举。传递乌龙茶第一手资料的释超全,俗名阮旻锡,弱冠废举子业,奉师曾樱同入储贤馆为幕僚,习以茶事,以闽南工夫茶待客。1766年彭光斗在《闽琐记》中品饮乌龙茶的记载:“余罢后(任满)赴省,经过龙溪,邂逅竹圃中,遇一野叟,延入房室,地炉活火,烹茗相待,盏绝小,仅供一啜,然逋下咽,即沁透心脾,叩之,乃真武夷也,客闽三载只领略一次,殊愧此叟多矣。”这就是当时闽南一带的工夫茶的品饮法。


        时隔20多年后,1786年袁牧在《随园食单·茶酒单》中,对在武夷山领略到乌龙茶真趣之后的感受,曾有一段生动的描写:“余向不喜武夷茶,嫌其浓苦如药。然丙午(1786)秋,余游武夷山,到幔亭峰,天游寺诸处,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橡,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芳扑鼻,舌有余甘。一杯后,再试一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矣,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故武夷享天下盛名,真乃不忝。”初次品尝乌龙茶的人都会有袁枚所描写的经历和感受。虽命名曰:“武夷茶”,但据所说“杯小”、“壶小”及先嗅后饮的品茶判断,虽无泡工夫茶之法,已有饮工夫茶之实,实属“工夫茶”无疑。可见在18世纪后期,闽南工夫茶已由寺院僧人(武夷山僧人多闽南人)或寺庙招雇的闽南籍茶师们传入闽北。闽北闽南人在烹茶、品茗及所用茶具皆有相似闽南的“工夫茶”品饮活动。


        什么叫“工夫”?工夫亦作功夫一般有四解:①作事所费的精力和时间,《抱朴子》载:“艺文不贵,徒消工夫,苦意极思,攻微索隐”;②造诣、成就、素养。韩偓《商山道中诗》:“始知名画有工夫”;③工程、夫役。《汉书》曰:“陇西取材,工夫不难”;④空闲的时间,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词:“要愁那得工夫”。

武夷岩茶:http://shop33523134.taobao.com/
喜欢武夷岩茶请Q:121115316
联系电话:15105083076

TOP

楼主辛苦!!

TOP

学习了,谢谢!

TOP

——连载之50


工夫茶与武夷茶(二)


          清代蔡奭《官话汇解便览》中有一组以浙江音对官话的对照词,颇为有趣。简释其书上卷《饮食调和》载:〇,茶米——正,茶叶;〇,好茶——正,工夫茶;〇,呆茶——正,粗茶;〇,幼茶——正,芽茶。加〇符号是土话,有正字的是官话。从而得知工夫茶,是指好茶。这一解释虽简易,倒也道出了工夫茶的特色和性质。


        1、工夫与制茶方法联袂,称武夷茶为工夫茶,工夫茶指武夷岩茶的佳品。


        《武夷茶歌》有云:“近时制法重清障,漳芽漳片标名异。如梅斯馥兰斯馨,大抵焙时候香气。鼎中笼上炉火温,心闲手敏工夫细。岩阿宋树无多丛,雀舌吐红霜叶醉。终朝采采不盈掬,漳人好事自珍秘。”从《茶歌》中来看武夷岩茶所采较少,有芽、片、雀舌等。制茶主要是工夫茶乡的漳泉州人。鼎炒笼焙,低温候香,“心闲手敏工夫细”,说明武夷岩茶既炒又焙,制作工艺已异于绿茶,接近青茶(早期乌龙茶),品质特点“如梅斯馥兰斯馨”,亦符合武夷岩茶香气馥郁,胜似兰花而持久的特点。超全诗中所记的武夷岩茶还只是青茶制法的雏型,但已具乌龙茶的特点。其后《茶说》的作者王草堂认为“《武夷茶歌》说,释超全‘如梅斯馥兰斯馨,心闲手敏工夫细,’(对武夷岩茶)形容尽矣”。所以才挥笔写下《茶说》。后人将武夷岩茶称为工夫茶本于此,即“心闲手敏工夫细”而得名。


        陆廷灿《续茶经》(1727)引《随见录》:“武夷茶,在山上者为岩茶,水边者为洲茶。”又“以所产岩茶为名,斯难得者名曰工夫茶,工夫之上,又有小种,则以树为名,每株不过数两,不可多得”。《茶说》首先将武夷岩茶与“工夫”二字相联系,《随见录》则最先以“工夫”来指武夷岩茶。
梁章钜《归田琐记》“品茶”记:“余尝再游武夷,信宿天游观中,每与静参羽士谈茶事,静参谓茶名有四等,茶品亦有四等。今城中州府官廨及豪富人家竞尚武夷茶,最著者曰花香,其由花香等而上者曰小种而已。山中以小种为常品,其等而上者曰名种,所不可多得,即泉州厦门所讲工夫茶。”静参道士提出岩茶有四等即花香、小种、名种、奇种。而泉州厦门人称名种为工夫茶,可见工夫茶亦指武夷岩茶中的名品。


        历史上闽南和粤东一带长期品饮武夷茶延续到今。小种工夫茶便成为武夷岩茶在闽南及潮汕一带民间的茶别称,现在漳洲、厦门一带仍有把泡饮乌龙茶称谓“吃小种茶”、“喝工夫茶”。茶叶的品种花色则不只限武夷岩茶,还选用安溪铁观音、黄金桂、诏安八仙、平和白芽玉兰等。


武夷岩茶:http://shop33523134.taobao.com/
喜欢武夷岩茶请Q:121115316
联系电话:15105083076

TOP

——连载之51



工夫茶与武夷茶(三)


        2、“工夫”与烹茶方法联袂称工夫茶,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清代俞蛟《潮嘉风月记·工夫茶》(1801):“工夫茶,烹治之法,本诸陆羽《茶经》,而器具更为精致。炉形如截筒,高约一尺二三寸,以细白泥为之,壶出宜兴窑者最佳,圆体扁腹,努咀曲柄,大者可受半升许。杯盘则花瓷居多,内外写山水人物,极工致,类非近代物。然无疑识者,制自何年,不能考也。炉及壶、盘各一,惟杯之数,则视客之多寡。杯小而盘如满月。此外尚有瓦铛、棕垫、纸扇、竹夹、制皆朴雅。壶盘与杯,旧而佳者,贵如拱壁,寻常舟中不易得也。先将泉水贮铛,用细炭煎至初沸,投闽茶(武夷茶)于壶内冲之;盖定,复遍浇其上;然后斟而细呷之,气味芬烈,较嚼梅花更为清绝,非拇战轰饮者得领其风味。今舟中所尚者,惟武夷。”俞蛟,字清源,号梦厂居士,乾嘉时人,《梦厂杂著》是其唯一传世著作。嘉庆六年(1801)成书于广东齐昌官舍,俞文所记,泡饮器具有白泥炉,宜兴砂壶、瓷盘、瓷铛、棕垫、纸扇、竹夹等,这里就有泡饮程序治器、候汤、纳茶、冲点、淋壶、斟茶、品茗等,茶尚武夷、器具精致,泡饮颇需工夫,故以工夫茶来指称武夷岩茶泡饮方法。以工夫茶称述武夷岩茶泡饮法始于俞蛟。而陆廷灿《续茶经》(1734)引《随见录》:武夷茶“其最隹者名曰工夫茶”乃指茶类,因制工精细而得名,并非品饮艺术,故专指茶艺之“工夫茶”,应以俞文为首见。


        茶用工夫茶(武夷岩茶)器具精致,讲究冲泡技术和品饮的艺术,这样一套泡饮方法因此称工夫茶,以工夫茶称武夷岩茶泡饮法晚于以工夫茶称武夷岩茶。


        3、工夫茶泛指乌龙茶泡饮法


        清晋江陈启仁称:“同安人尚茗饮,号曰工夫茶”。写下《工夫茶》诗一首“宜兴时家壶,景德若琛杯,配以幔亭茶(武夷),奇种倾建溪。瓷鼎烹石泉,手扇不敢休。蟹眼与鱼眼,火候细推求,熁盏暖复洁,一注云花浮;清香扑鼻观,未饮先点头。”为何称之功夫茶?原来,当地人把时间说成“工夫”,喝工夫茶不是象一般喝茶,端起大碗就大口喝,一碗而尽,喝工夫茶是需要时间,故有闲来细品“工夫茶”之常言。另一种是当地人把善于精巧制作富有技艺的匠人,说成“有工夫”或“工夫深”,而品工夫茶尤需一整套精巧茶具,独特的技艺,便把品饮乌龙茶,说成“饮工夫茶”。


        所谓“工夫”乃闽南方言,因为“吃小种茶”要“现煎的茶”,先烧开水而后用“滚水(沸水)”进行“烫小种罐和烫杯”等等要花工夫,也就是费时间。另外“工夫”也有精巧技法的内涵,清·厦门王步蟾也作《工夫茶》诗云:“工夫茶转费工夫,啜茗真疑嗜好味。犹自沾沾夸器具,若琛杯配孟公壶。”所以,工夫茶就渐渐成为潮汕、闽南一带品饮武夷岩茶的民间风俗及俗称。
张心泰《粤游小识》记:“潮郡嗜茶,其茶叶有大焙、小焙、小种、名种、奇种、乌龙诸名色,大抵色、香、味者兼备”。又翁东辉《潮州茶经·工夫茶》说:“工夫茶之特别之处,不在于茶之本质,而在于茶具器皿配备精良,以及闲情逸致的烹制”“潮人所嗜,在产区则为武夷、安溪,在制法则为绿茶、焙茶,在品种则为奇种(武夷岩茶)、铁观音。”潮州工夫茶以器具精良和闲情逸致的泡饮法,但茶则用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


        台湾学者连横《剑花室诗集》有茶诗22首,其2云:“若琛小盏孟臣罐,更有哥盘仔细铺,破得工夫来瀹茗,一杯风味胜醍醐。”其6为“新茶色淡旧茶浓,绿茗味清红茗秾。何以武夷奇种好,春秋同挹幔亭峰。”他的《雅堂先生文集》“茗谈”亦记:“台人品茶,与中土异,而与漳泉潮相同,盖台多三洲人,故嗜好相似。”又云“茗必武夷、壶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在台湾工夫茶中是以武夷茶为待客之上品,非此不足自豪,瀹茗需要工夫,也是以饮武夷茶为工夫茶。


武夷岩茶:http://shop33523134.taobao.com/
喜欢武夷岩茶请Q:121115316
联系电话:15105083076

TOP

——连载之52



二、乌龙茶的基础泡茶法


       泡茶方法绝对是一门学问,但也不是件难事。由于乌龙茶采用独特的采制工艺,所以品质优异,风味自成一格,泡茶技术讲究,品饮方法别致。茶具用小杯小壶,色泽古朴清逸,人称“烹茶四宝”。一是玉书石畏,它是一种陶制的烧水壶,多为扁形赭褐色,显得既朴素又淡雅;二是用来点燃木炭的火炉,娇小玲珑、颇为别致,出产于汕头,又叫“汕头火沪”;三是孟臣罐,它本是一把茶壶,大的如香瓜,小的若早橘,特别推崇宜兴紫砂壶;四是若琛杯,是一种微型茶杯,一般能容纳4毫升左右茶汤,只有半个乒乓球那么大。啜乌龙茶具通常以孟臣罐为中心,三四只若琛瓯分列成一个半圆形,平放于一只椭圆形的茶盘上,且壶、杯、盘三者大小相称,为一色青釉,实在是一件艺术品。


       啜乌龙茶,往往宾客围座一堂,由主人亲司其事,先用净水洗涤茶具,并点燃炉中木炭。加水入壶,放在炉上烧沸。待水开后,那以沸水淋烫茶壶、茶杯。继则将乌龙茶置入茶壶,用茶量约为茶壶容积的三分之二至二分之一。再用沸腾热水冲入茶壶泡茶,直至沸水溢出壶口时,方用手持壶盖刮去壶口水面浮沫,再置茶壶于盘中,接着用沸水淋湿整把茶壶。以保壶内茶水温度。与此同时,取出茶杯,分别以中指抵杯脚,拇指接杯沿,将杯放于茶盘中用沸水汤杯,或将杯子放一只盛沸水的大杯中转动烫热。随即将小杯紧靠,一字形平放在茶盘上,将茶壶内茶汤洒入茶杯,但洒茶入杯时,必需巡回分次注入,使各只茶杯中的茶汤浓淡均一。洒茶毕,主人脸带笑容,亲自双手恭恭敬敬地奉茶给宾客,而宾客起身接茶,即为奉茶。


武夷岩茶:http://shop33523134.taobao.com/
喜欢武夷岩茶请Q:121115316
联系电话:15105083076

TOP

——连载之53



1、乌龙茶小壶泡茶法

泡茶前的准备:
备器候用:准备泡茶的茶壶、茶杯、茶盅依照沏泡顺序排好茶具。
倾茶入则:取出泡茶所需的茶叶置于茶则,先行了解茶的品质,避免泡茶时才发现茶叶已经变味。
鉴赏佳茗:优质乌龙茶、茶条卷曲,壮结或沉重,呈赤带绿腹蜻蜓头状,色泽鲜润,砂绿显红点明,叶表起霜。
开始泡茶动作:
清泉初沸:若现场烧煮开水的,将泡茶选用的泉水加热至沸,水面“蟹眼起鱼眼生”。
孟臣淋霖:“孟臣”是指紫砂小茶壶。孟臣淋霖是用沸水浇壶身,以便提高壶温。
乌龙入宫:用茶则把铁观音慢慢地倒入壶内。
悬壶高冲:“高冲”,是工夫茶冲泡中的关键技艺。高冲,利于激荡茶叶,水要冲至与壶口相平。
推泡抽眉。就是用壶盖推掉壶口的浮沫,使茶水清新纯洁,再把壶盖盖好。
春风拂面:用沸水再淋浇壶身,以保持和提高壶温。
重洗仙颜:工夫茶的头泡茶是不喝的,所以头泡又称洗茶。
若琛出浴:若琛指工夫茶的小茶杯,用头泡茶水烫杯,雅称“若琛出浴”。
玉液回壶:沸水再次高冲入壶。
奉茶敬客:
三龙护鼎:喝茶时,拿取茶杯要用大拇指和食指扶着杯沿,中指顶着杯底,这叫“三龙护鼎”。
鉴赏汤色:武夷岩茶汤色金黄清澈,香气清锐;安溪铁观音汤色金黄,浓艳而清沏。
喜闻幽香:将杯中茶置鼻端前后和左右,徐徐移动,嗅闻茶香。乌龙茶的香气馥郁持久,武夷岩茶独具天然的“岩韵”,“七泡有余香”之誉。
初品佳茗:将茶汤分三口啜饮,徐徐咽下。铁观音茶汤醇厚甘鲜,入口带蜜味。
重赏余韵:茶汤饮完后,杯底还凝附余香。一杯好茶,得之不易,嗅闻余香,切莫错过。
再斟流霞:冲沏二泡茶。
三斟石乳:沏泡三泡茶。
品茶完毕:
清渣洁器:以茶匙掏去茶味已淡的茶楂,并将茶具清洗干净。还  原:将所有泡茶用具整理归放。


武夷岩茶:http://shop33523134.taobao.com/
喜欢武夷岩茶请Q:121115316
联系电话:15105083076

TOP

——连载之54



2、乌龙茶盖碗泡茶法


    盖碗品茗法,又叫盖碗泡法。这也是我国传统的品茗方法。在闽北乌龙茶产区的茶厂、茶行、茶庄、茶店常用的评茶品茗的传统方法。由于茶杯呈碗形,反边敞口,茶叶泡在杯中,揭盖闻香、尝味、观色都很方便。不仅可以观赏茶汤,而且茶叶叶底也清澈可见。加上盖杯造型美观、题词配画都很别致,以盖杯泡茶奉客,人奉一杯,品饮随意,添加自由,能体现中国人好客的传统和雅致大方的待客之道。
盖碗的品茗方式为温杯,置茶、温润泡,静待备饮4个环节。


[温杯]温杯由宋代点茶时“熁盏”的原理演化而来的,熁盏即在点茶(用开水冲调)前,先用火烘茶碗,使之温热,以助茶末(团茶碾末)融于茶汤。温杯就是在投茶入杯前,先以开水注入空杯中,片刻后荡洗杯及盖倒出。其作用是清洁茶杯,温热茶杯和杯盖。


[置茶]温杯后,置入适量的茶叶,一般每杯置茶3克,也可征询宾客意见加以调整。


[温润]然后冲入开水,盖好杯盖,随即将茶汤倒出,只起温润茶叶作用。其目的是将茶叶中的杂质或附于表面的杂味冲掉,使茶更加纯净和让茶叶吸收水分和热量,助茶叶伸展,以发挥香气和滋味。


[冲泡]茶叶经温润泡以后,即可冲泡,冲泡所用开水的温度,应按茶类来调整,乌龙茶在95℃以上。


[静待]冲泡后静置一定时间,即可请宾客品尝。静置的时间,因茶类和制茶过程中的火候而别,重火茶(俗称熟茶)时间则短,轻火茶(俗称生茶)时间稍长。冲泡次数则遵客意,若预备再冲二泡,第一泡静置的时间宜短,以免影响第二泡的浓度。


武夷岩茶:http://shop33523134.taobao.com/
喜欢武夷岩茶请Q:121115316
联系电话:15105083076

TOP

——连载之55



3、乌龙茶壶盅双杯泡法


        壶盅双杯泡法,原流行于台湾,后传入大陆,目前闽、粤及一些喝乌龙的茶艺馆也多有采用。此法艺术性较强,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是茶艺馆首取的泡茶法。


        1、备具中置双层大茶盘,上置茶壶,茶盅(即茶海)和闻香杯、品茗杯各四只;左侧放中茶盘一只,上置茶样罐,茶筒(内装茶则、茶匙、茶夹、茶针)赏茶盘、杯托四只、茶巾盘(放茶巾);右边置酒精炉(亦可用电源或液化气)及石英开水壶(亦可用铝质、陶质、不锈钢质壶)。


        2、赏茶:双手捧取茶样罐,左手开盖,用茶匙取样放入赏茶盘中,然后端上茶盘,送给宾客赏茶。


        3、温壶:左手开启壶盖,右手提开水壶直注开水于泡茶壶中,约为总容量的2/3,开水壶复位。左手盖上壶盖,双手拿茶巾,放于左手手指部位,右手拇指和中指握住茶壶把,食指抵住壶盖上的气孔或钮基部,左手拿茶巾托住壶底,两手手指部位相对,双手手腕作相反方向转动,开水在壶中晃动,使整把壶的温度一致。然后,右手提起茶壶,手腕上提使手与手臂呈90º,手心朝向自己,将壶中开水倒入品茗杯中(此后倒茶均用此手法)。


        4、置茶:左手打开茶壶盖,置于茶盘上,双手捧取茶叶罐,摇动后用茶匙将茶样罐中粒大茶叶置于茶盖水孔一边。细碎的放在壶把一侧,以防止细碎茶冲泡后堵住水孔和流嘴,茶叶量为茶壶容量的1/2左右,茶叶量视茶叶的紧结程度而定,紧结度高的可少放一些,紧结度低的可略夕放一些,碎茶可多放此。另外,可把茶叶倒入茶则中,用茶匙将茶的粗细分开,然后分别倒入茶壶中。


        5、温润泡:右手提茶壶,沿茶壶口回转冲入100℃开水,左手加盖,放回水壶,右手立即提茶壶(动作同温壶),将温润泡的开水倒入茶海里,目的是使茶叶湿润并提高温度,便香味能更好地发挥。


        6、初泡:当上一步完成后,右手提开水壶回转冲入开水至壶口沿,左手盖上茶壶盖,静置一分钟。


        7、温盅、杯:茶海里盛有温润泡的茶水,右手握盅,左手托盅,温盅手法同温壶,再将盅内开水倒入闻香杯和品茗杯中,逐个将闻杯及品茗杯中的开水弃去。


        8、倒茶及分茶:冲泡一分钟后,茶壶平提起,用茶巾吸干壶底废水,再将壶倒提起,方法同前,将茶汤倒入茶盅是,最后几滴要全滴入盅内,持壶将茶分倒入闻香杯中至杯沿下2毫米左右,茶盅里留少许茶汤弃之。


        9、奉茶:主泡将品茗杯覆在闻香杯中,右手心朝上,用食指,中指夹住闻香杯两侧,拇指抵住品茗杯的杯底,向左侧转动手腕,使手掌朝下,将品茗杯的杯底放在茶托上,端茶托放左侧的中茶盘上。助泡从后场走到主泡左侧,主泡则示意礼,助泡端起茶盘向后退数步,让主泡起身走在前面随主泡走到宾客席,一一奉茶完毕后,复回原座,助泡将中茶盘仍放在泡茶台左侧。


        10、品尝:宾客用拇指、食指夹住闻香杯两则,稍曲两指旋转闻香杯边向上提,使茶汤都流入品茗杯中,双手合掌捧住闻香杯搓动数下(用手掌保住杯温并促使杯底香气挥发)。举手至鼻前,将拇指处分开一条缝,使杯口对鼻,用力吸嗅杯底香气,因手掌档住了香气的散失,使香气集中嗅入鼻中,杯底留香时间越长和拇指端起品茗杯,用无名指托干杯底,食指和小指向上伸展(女性左手托住杯底),观汤色后即可啜饮,以手持杯口对住嘴部,这样啜饮时嘴不外露,以示文雅,分三口喝完,这就有“品”(品字为三口组成)茶。


        11、二泡及品尝,主泡将第二道开水冲入茶壶中,静置1分15秒,将茶倒入茶盅里,将茶盅移放到左侧的中茶盘内,并放入茶巾盘,由助泡端盘移放到左侧的中茶盘内,并放入茶巾盘,由助泡端盘至宾客处分为第二道至闻香杯中分毕后复回泡茶旨,茶盘复原位。品尝二次,宾客自行将品茗杯覆于闻香杯上,按前达动作将两杯倒个位,重复第一泡品尝的动作。


        12、第三泡及品尝:同第二泡,只是冲泡后静置时间加长到1分40秒。


        13、收具:主泡将中茶盘内的茶盅放于双层茶盘上,将茶叶罐、茶筒、茶巾盘均放于中茶盘内,由主泡端双层茶盘,助泡端中茶盘,行鞠躬礼,退到后场,再由助泡收回茶炉和茶壶,主助泡再次出场,鞠躬方谢礼。


武夷岩茶:http://shop33523134.taobao.com/
喜欢武夷岩茶请Q:121115316
联系电话:1510508307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