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科研

路志正教授应用代茶饮剂经验介绍
路正志是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全国名中医。路教授行医60余载,对多种疑难病症有独到见解和丰富的治疗经验,临床用药不拘一格,主张综合治疗。笔者进修期间有幸随师应诊,常见路教授临证运用.. (2013-08-11)
EGCG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生长抑制作用观察及..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酯酸(EGCG)对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24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p16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T24细胞加EGCG培养后,MTT法检测T24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DNA含量分析法检测T24细胞周期,巢式甲基.. (2013-08-11)
水皂角提取物对广式腊肠酸价抑制和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将水皂角提取物、儿茶素按不同比例添加到广式腊肠中,成熟后采用真空包装,在32℃温度下贮藏35d。观察贮藏期广式腊肠酸价、过氧化物值、TBA值的变化,结果显示,添加了水皂角、儿茶素的腊肠其过氧化物值和TBA值与对照.. (2013-08-11)
混合溶剂法从油茶饼粕中提取茶皂素的研究
以95%乙醇-丙酮混合溶剂提取茶皂素,得到了混合溶剂(95%乙醇与丙酮)最佳配比为4∶1。在最佳配比下,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对产率和纯度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进行优化,以产率为指标,得到优化的提取工艺为液.. (2013-08-11)
欧盟新标准实施在即 福建茶叶出口再遇障碍
近日从福建检验检疫局获悉,欧盟新的食品中农药残留标准(EC149/2008)于7月29日起正式执行。由于欧盟是福建茶叶重要的出口市场,这意味着福建茶叶出口又面临新的绿色壁垒。 (2013-08-10)
揉捻和不同干燥方法对薄荷叶茶品质的影响
以薄荷叶为原料,研究揉捻和晒干﹑晾干﹑烘干3种不同的干燥方法对薄荷叶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度揉捻可提高薄荷叶茶的细胞破损率,使薄荷叶茶水浸出物含量增加,有利于提高薄荷叶茶的可冲泡性;最佳干燥方法为烘.. (2013-08-10)
茶叶最适冲泡条件的生物化学实验论证
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冲泡条件,使茶叶中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浸出量最大,我们以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三类不同加工方式的四种茶叶,以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冲泡,茶水中维生素C、茶多酚和氨基酸的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发酵.. (2013-08-10)
FTIR法对储存年限不同的两种普洱绿茶的研究
首次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直接、快速、准确地测定两种普洱绿茶的红外光谱,并对它们特征谱的异同作对比分析后做出解释。研究表明:镇沅县五一普洱茶厂生产的同属晒青的两种普洱绿茶,由于储存年限的不同,使得.. (2013-08-10)
不同厂家的三种普洱红茶的FTIR研究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获取了不同厂家不同年份的三种普洱红茶的红外光谱,并对所得的指纹图谱进行特征峰指认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三种茶叶的化学成分基本相同,而由于各成分间的相对含量不同,使每种.. (2013-08-10)
p38MAPK在EGCG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itogen—activacedproteinkinase,v38MAPK)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诱导人胃癌MGC803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MTT法检测MGC8.. (2013-08-09)
傅立叶红外光谱法用于茶叶品质的鉴定
为了实现茶叶品质的快速准确鉴别,以常用的4种茶叶(花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为研究对象,每种茶叶按特级、普通、低档3个档次各选一个实验样品,测定了它们的傅立叶红外光谱图.结果表明:同类茶叶在3000—2.. (2013-08-09)
茶多酚干预豚鼠胆石症的药理学研究
目的观察茶多酚对豚鼠胆石症的干预作用,探讨茶多酚干预豚鼠胆囊结石形成的生理机制。方法用致石饲料建立豚鼠胆色素结石模型,用药组用1%的荼多酚作为唯一饮用水进行饲喂,比较各组豚鼠的成石率,并检测血脂、胆.. (2013-08-09)
丹参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抑菌作用的考察
目的考察丹参中水溶性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含量及其抑菌作用。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参酮ⅡA含量;以平板二倍稀释法统计最小抑菌浓度(MIC),探讨其体外抑菌作用。结果丹参水溶性成分和脂溶性成.. (2013-08-09)
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拟除虫菊酯农药用量少,杀虫效果好,广泛应用于茶园害虫的控制,是我国出口茶叶中必检的农药。为实现茶叶生产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中农药残留的源头控制,提供农残源头监督检验方法依据,避免大量使用.. (2013-08-09)
振荡通气快速培养红茶菌工艺
以质量浓度为5%的蔗糖、0.4%的绿茶为原料制成的糖茶水为发酵基质,经灭菌后接入纯种的酵母菌和木醋酸菌,分别在28℃恒温静止和28℃、150r/min摇瓶2种条件下培养,定时取样测定发酵液中木醋酸菌和酵母菌数量、.. (2013-08-08)
中国山茶科33个植物名称的后选模式指定
在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的山茶科植物模式标本中,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维也纳法规)规则9.4和37注释1,发现有33个中国山茶科植物名称的模式为合模式.遵照规则8.1、9.9和9.10,以及辅则9A.2.. (2013-08-08)
油茶脱水素样蛋白的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及其生理功..
以油茶EST文库为基础,采用5-′RACE技术,分离克隆了一个脱水素样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GenBank接受号EU856537),同源分析表明其编码的208aa的小分子蛋白(id号ACF72673)属于SK2型脱水素,命名为CoDHN2.CoDHN2的肽链.. (2013-08-08)
茶树叶与根表面的XPS表征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茶树叶与根的表面化学组成与结构。结果表明,茶树表面主要由C,O,N和Al等四种元素组成,在茶树叶远轴面还有少量的P和F。通过查阅标准图谱数据库、参照木材表面XPS分析结果,对茶树表.. (2013-08-08)
AFS法快速测定茶叶中Hg、As和Se的方法研究
[目的]为AFS法测定茶叶微量元素的推广与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准确称取研磨碎的各种茶叶粉末1.00g,用10ml混合酸(HNO3-HClO4)预处理,用电热板加热消解和烘箱加热消解两种不同的方法消解茶叶,用连续流动进.. (2013-08-08)
茶叶加工厂的生产管理
茶叶加工厂的生产管理项目较多,其中较重要的管理有卫生管理、机械设备及生产线运行管理、茶叶加工品质管理等。完成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310008 (2013-08-05)
白化茶短穗扦插育苗技术
白化茶的有性后代遗传分化大、稳定性差,因此,其繁育主要依赖于无性育苗。常规茶树的短穗扦插或嫁接等无性繁殖方法基本上适用于白化茶,但白化茶的无性繁殖也有其特殊性。完成机构:[1]浙江省余姚市陆埠镇林业站.. (2013-08-05)
“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正式启面
2008年8月15日,“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正式启动。完成机构:《中国茶叶》 (2013-08-05)
中国乌龙茶产业发展现状
乌龙茶又名青茶,存国际市场上的英文译名为OolongTea,属六大茶类之一,为中国独有。近几年来,乌龙茶以其浑然天成千香百味的品质特征,精湛独特的加工技艺,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富含功能性保健成分,成为健康时.. (2013-08-05)
中国绿茶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茶类丰富,绿茶、红茶、黄茶、乌龙茶、白茶、黑茶等六大茶类都有生产。绿茶在中国历史最悠久、产区最辽阔、品种最丰富、产量最多、消费区域最广,系中国第一大茶类。2007年全国茶园总面积153万.. (2013-08-05)

图文欣赏

 

热门文章

 

推荐主题

热门作品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