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碧水丹山之灵气的大红袍
日期:2011-10-15 浏览:351次 
汲碧水丹山之灵气的大红袍

  汲碧水丹山之灵气的大红袍

  大红袍历来素有“茶王”之称,为武夷四大名枞之魁首,产于福建武夷山。武夷山位于福建崇安东南部,方圆60公里,有36峰,99名岩。岩岩有茶,茶以岩名,岩以茶显,故名岩茶。大红袍是中国茗苑中的奇葩,更是岩茶中的王者,堪称国宝。  武夷大红袍母树生长在武夷山北部天心岩下天心庵之西的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之上,山壁上有朱德题刻的“大红袍”三个朱红色大字。该处海拔600多米,四季气候温和。山间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土壤是酸性岩石风化而成。由于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动不大。更巧妙的是,岩顶终年有细小甘泉由岩谷滴落,滋润茶地,随水流落而来的还有苔藓类的有机物,肥活土地,使得大红袍天赋不凡,得天独厚。  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稍稍展开,分枝比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着伸展开去。叶子是宽的椭圆形,尖端稍钝向下垂着,边缘则往里翻卷,叶子颜色深绿有光泽。若是新芽,则深绿带紫,露出毛茸茸的叶毫来。在早春茶芽萌发时,从远处望去,整棵树艳红似火,仿佛披着红色的袍子,这也就是大红袍的由来。  新中国成立后,大红袍始终是供应中央领导和国宾的专用珍饮。目前,在福建茶叶研究人员的努力下,大红袍已经开发出第二代、第三代,并可商业化生产。但大红袍母树每年的产量不足1000克,始终是极其难得的茶中奇珍。武夷山茶园多依岩壁蓄土而建,茶树植根岩层,有丰富的矿物质供茶树吸收,故独具岩骨花香之岩韵。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红袍包括两类: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所谓无性繁殖,即凭借大红袍母树进行剪穗插植。经有关专家鉴定,无性繁殖的大红袍,无论制作工艺还是质量均具原母树风韵。  “大红袍”茶的采制技术与其他岩茶相类似,只不过更加精细而已。成品茶质佳韵奇,口感柔和,香气胜似兰、桂,滋味醇爽,喉韵极显,深厚持久。饮后齿颊留香,经久不退,冲泡9次后还有着原茶的真味。  “大红袍”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青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典型的叶片有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武夷岩茶的不凡身价不但表现在其“花香岩骨”独特岩韵,而且是乌龙茶的鼻祖,它还积淀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因此,长期以来居于中国十大名茶之列。近年来,被国家列为“原产地域产品”,受到保护。(立仁)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村野大红袍新兴市场下的品牌战略 下一篇骆少君:希望武夷岩茶能保持本色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大红袍茶树品种顺利通过省级2012年的审定
大红袍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茶树,生长于福建省武夷山九龙窠最后一窠岩脚下。大红袍茶之所以...
茶诗咏大红袍(四首)
茶诗咏大红袍(四首)一武夷名录世双遗,秀水灵山景色迷。更喜红袍生绝壁,茶中极品称神奇。二天生丽质...
大红袍泥|大红袍泥的练制过程
大红袍泥-紫砂壶大红袍泥,宜兴市洑东乡西面,在任途村与红卫村交介处小煤窑矿区,所开采的夹层嫩泥。...
中国名茶大红袍
稀缺的中国名茶大红袍  大红袍之所以特别引人关注,不仅因为神话有趣,更因为始终十分神秘。它的神秘...
老记大红袍京城首家旗舰级体验馆落户
“大红袍”早在唐宋时期就盛名远播,而今年张艺谋的印象山水系列作品《印象大红袍》的实景演出,更是为...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