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单丛茶生态系统浅析|凤凰单枞茶(五)
经济地理
工夫茶文化的全面流播,促使单丛茶的消费市场快速增长,潮州单丛茶的产量和品位不断跃上新台阶。
1985年被划入国家茶叶商品基地体系;1990年在潮州召开“全国茶叶优质、高产、高效益经验交流会”,最早形成“三高”农业提法;1992年潮州市升格扩大区域后,市委、市^***提出建设茶叶生产基地的目标;1995年潮安县凤凰镇被“首批百家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及宣传活动”授为“中国名茶(乌龙茶)之乡”。这一个个闪光的足迹,显示了潮州茶叶生产步步走高的发展态势。全市种植的优良品种单丛茶16万亩,年总产量达6000吨,占广东省70%,在1997年全国茶叶博览会上被誉为“单丛茶之乡”。 名优茶茶园主要分布在:一、在海拔高1000米以上的乌岽山山上,约5000亩;三、在海拔8OO米以上的大质山山腰上,约4000亩;四、在海拔400米以上的凤凰乌岽山的山坡上,约900亩。
单丛茶产业在空间分布上迅速扩散。以凤凰山为中心的单丛茶产业格局逐步形成,饶平、大埔、梅县、兴宁、焦岭、丰顺等地均有大面积的单丛茶种植基地。可以预见,随着单丛茶文化生态的不断完善,单丛茶产业将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