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宣统瓷器艺术特征探赏(一)
余桥
清宣统朝是
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这一时期的瓷器既有前朝烧造制作风格又具有现代瓷的特征。清宣统民窑粉彩器物中有许多不署款识的器物,因宣统一朝为期较短,民窑粉彩器特征与光绪或民国时无太大的区别,因此在
鉴定这类无款瓷时,人们易把它们归入光绪或民国器物中。清宣统历史虽短,却仍在烧制官窑瓷器,据《清档》载:宣统二年,为东西陵烧造供器豆、爵、罐、盘、碗一批,多为白釉素瓷,可惜品种有限,数量较少,故传世品不多,甚为珍稀。
清宣统官窑瓷器,过去尚末见到仿品。但近年来,许多文物
收藏爱好者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笔者以为:宣统瓷器有其特定的时代风格,突出的一点是真品款识书写规整,排列有致,笔路圆润有力,
青花色泽浓深、鲜亮,并不晕散。宣统时期也有仿古之作,如广东省博物馆
收藏的宣统二年“继世堂”款
青花山水人物香炉,其造型、胎釉、纹饰及
青花色调,均与康熙
青花十分相近,仿制水平甚高。此时期的官窑器的造型及品种,仍沿袭光绪时期的烧造工艺技法,但器物的质地细白玲珑的胎体却更接近于现代的玲珑瓷器特征。就常见的宣统各类官窑器来说,其制作可谓少而精,瓷质优良,胎薄体轻,器型规严,纹饰细腻,其
青花瓷器的纹饰色泽甚为鲜艳,基调明快青亮;五彩和珐琅彩的制作也具一定水准;
青花加胭脂紫料彩及粉彩的传统器物规范;其他各色釉,如珊瑚红、黄、白、蓝、绿、窑变、仿官、
茶叶末釉等,虽然数量和品种较少,但制作水平并不低于先朝,工艺技法还有提高,并逐步形成其时代特征。
笔者在从事流散文物收集、保护工作中,曾参与收集了一只矾红留白竹纹碗,该器物通高8.9㎝、口径18.7㎝、底径8.1㎝,其口沿微撇,深腹圈足。内壁光素,胎釉莹润轻薄,其制作工艺是先烧成白釉碗,再于上绘矾红彩作为底色,留下白釉为花纹。外壁描绘竹纹,红彩艳丽妩媚、留白竹纹清爽挺拔,以竹纹装饰瓷器是赋予传统的美好寓意。绘画精细流畅,色彩浓重。底部款识为
青花楷书“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两行竖式,无圈拦。字体方正,书写规整,笔路圆润有力,排列有致,发色明艳。
宣统款红地白竹碗 官窑瓷器
宣统款红地白竹碗 官窑瓷器
此
茶碗是清代官窑传统品种,清宫档案中称之为“红地白竹
茶碗”。装饰办法分外,清末陈浏在其所著《陶雅》中曾解释道:“涂以抹红之釉而需其间若为空白者,又如同阴文之斑纹,谓之盖雪。”碗外型细巧,胎质细腻,白釉温润,底以
青花书“大清宣统年制”六字两行竖式楷书款。内壁光素,外壁以矾红地留白技法描绘雪竹屹立,竹叶舒展,计划错落有致。竹叶为清雅之物,本不适合用赤色来表现,此器却推翻传统做法,并周全地考虑到纹样的特性,以白 色为叶,矾红烘托,红白各司其职,又互相烘托,既不扰清雅,又夺人眼球,新鲜脱俗,独具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