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茶飘香致富路 ——镇宁革利乡发展古树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小记
日期:2017-04-20 浏览:0次 
古树茶飘香致富路 ——镇宁革利乡发展古树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小记

提起镇宁的叶,革利乡的古树小有名气。4月13日,记者在镇宁革利乡水牛坝村看到,这里正在进行制工艺培训,清新的香在空气中弥漫,话题从开始,忙碌也从开始。

香深闺鲜人知

革利乡位于镇宁自治县中东部,距县城46公里,平均海拔在1500米左右,是全县范围内海拔最高的乡镇,具有“小西藏”之称,这里气候湿润,海拔高,云雾多,比较适宜种植叶。

在水牛坝村,自古就有种植古树制作古树的传统。据村里多位70岁以上的老人介绍,水牛坝村王占马村民组这一带的古树历史渊源已经难以追溯,他们只记得在懂事时,就开始与大人在后山采

据不完全统计,革利乡境内分布的古树约有30000多株(丛),面积1000余亩。主要分布在水牛坝村,窝寨村、窝子田村、棉花冲村、革利村、革帮村,尤其以水牛坝村最多,树龄最长,品质最好。

“在水牛坝村,村民种植叶的历史悠久,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己的小园,但并没有让百姓富起来。”革利乡副乡长周龙告诉记者,古树算是水牛坝村的一张名片,但也是一个痛点,由于没有成型的叶产业,这里的部分群众依旧在贫困线上挣扎,目前全村475户、2081人,其中贫困户占113户,贫困人口396人。

据介绍,由于缺少规划引领,水牛坝村叶种植长期处于一种自发状态,不但园不成规模,村民的制工艺也参差不齐,效益很低,更多时候被外地的商收割青,做成他们自己的品牌。“虽然革利乡的古树品质好,但因为没有好的品牌,缺乏推广和宣传,仍然不被外人知晓。”周龙说。

“每年春夏季节,我们就到自家的地里去采,自己采摘、加工,再到江龙镇或者县城的街上去卖,一年就赚点生活费,渐渐没有积极性了,后来干脆就直接卖青给外地的老板。”据村民朱启芳介绍,虽然村里的古树看起来多,但零星分散,一直以来农民管理意识差,园抛荒多,大部分农自产自销,价格低迷,市场混乱。

培育基地厚积薄发

脱贫致富,产业发展是核心。“我们将大力发展古树叶生产,扩大叶种植规模,提高古树的产量质量,做大做强古树产业,积极鼓励更多贫困户加入合作社,以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脱贫。”革利乡党委副书记卢永福在谈到叶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时如是说。在这一思路指引下,目前,该乡正在叶产业发展过程中,围绕产业扶贫,培育叶产业基地。

记者来到位于水牛坝村占马组的革利乡水牛坝村古叶园区现场,几个村民正在采摘叶,园区内一条3.7公里的机耕道正在修建中,其中3公里已经硬化,太阳能防虫灯在机耕道两旁随处可见。

据周龙介绍,目前修建机耕道和安装防虫灯的资金主要来自市农发办及县农发办的项目资金,目前园区正在申报建设水牛坝古树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项目,目前项目书已经制定完成,正在申报当中。

“我们将打造以古树为主发展生态园,整合品牌、提升‘革利古树’知名度,以扶持发展业龙头企业为突破口,以提高产业装备和技术水平为动力,逐步打造古树产业基地。”卢永福说,革利乡^***目前正在着力打造古树产业基地。

据水牛坝村村主任周鹏介绍,水牛坝村“占马古树开发与保护合作社”于2016年6月30日成立,目前已经有41户入股。“如今,贫困村民除了得到荒山流转租金外,还可到园打工,平时帮忙叶园区管理,农忙时帮忙采摘叶。”周鹏告诉记者,成立合作社后,比起以前村民单打独斗的方式,抱团发展不仅提高了叶的产值,也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可促进村里的叶产业发展。

周龙告诉记者,只要水牛坝古树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项目审批下来,革利乡将进一步扩大古树种植面积,并建设一个大规模的叶加工企业。

“革利乡的叶产业即将进入一个厚积薄发的阶段。”卢永福说道。

旅结合助农致富

“群众要脱贫,必须要有产业支撑。”据周龙介绍,下一步,水牛坝村将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叶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革利乡将在规划区域再发展当地古叶群体品种种植5000亩,园套种中药材500亩,树下养鸡20000羽。

同时,以古树为依托,树立以“古树”采摘、加工、营销为主攻方向,打造一个全新的、独特的“古树”特色产品,建立一条开发利用本土资源的叶生产线,整合水牛坝村产业,统一质量标准、统一商标、统一标识,提升革利乡品牌形象。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开发建设革利文化体验村“苑”,建设3000平方米古历史展示馆1个、3000平方米文化广场1个、乡村农家古法制点10个、特色休闲居住点20家,打造王占马村民组乡村文化旅游、古基地休闲旅游和特色民居旅游胜地,以达到以扬村,以会友,以强村,以富民、以富村,全村共同富裕之目的。

预计到2018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到2020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全村除无业可扶和无力脱贫“两无”贫困人外所有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对无业可扶和无力脱贫的“两无”贫困人口全部纳入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云南发布50个知名山头春茶价格指.. 下一篇峡口村238亩大白毫茶被茶农“请”..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之心音——《安吉白茶》(代发刊词)
茶之心音(代发刊词)☆安且吉兮茶字的组成颇为奇特,上有“草头”,中为“人”,下面是“木”,寓意“...
名门紫砂,经典壶艺——记青年陶艺家夫妇唐利明、姚亚勤
唐利明、姚亚勤夫妇  金秋时节,美丽的陶都大地一派生机盎然。笔者特地来到宜兴紫砂发祥地的紫砂村赏...
创新路上香飘茶韵——访郭华昌和他的“潮州茶庄”(图)
  见到郭华昌,是在他位于会城中心南的“潮州茶庄”里。窗明桌净、流水潺潺,他正在与几个茶友品茶谈...
清心在一壶,多彩绘人生——访著名漫画家李滨声
著名漫画家李滨声。  李滨声老师今年八十有二,身材高大,腰杆笔直,神采奕奕。我们都亲切地称他为“...
悠悠茶续绵绵情——访著名音乐家范圣琦(图)
著名音乐家范圣琦  老树皮久经风雨、斑驳沧桑,逢太平盛世再现新绿。初识范圣琦是从“老树皮”乐队开...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