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茶种子脱水及低温保藏研究
茶(Camellia sinensis L.)是全世界最广泛的消耗饮料之一,如何有效地保藏其基因资源显得尤为重要。由于茶种子不属于正常型(脱水耐受型)种子,因此不能使用种子库的常规方法技术进行保存,对茶种子的保藏技术一直是种子生物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成功保藏茶种子,其耐受脱水能力是关键,而在过去的报道中不同采集地的茶种子耐受能力却千差万别。然而,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差异,至今仍是个谜。
茶种子干燥脱水后的萌发率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种质资源库陈虹颖博士在2007至2010年间,与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千年种子库的专家合作,对分布于昆明、临沧和普洱三个采集地的茶种子进行了脱水干燥及低温保藏比较研究,结果发现:采自三个不同地点的茶种子呈现出不同的脱水耐受能力。昆明的茶种子耐受能力最强,可以脱水至8%的含水量,其次是采自普洱和临沧的茶种子。这种差异与采集地的生境和种内变异均有关系。经0.5M和1M过氧化氢(H2O2)处理后,可以提高干燥处理后种子的萌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