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着力构建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
日期:2012-03-06 浏览:367次 
安溪:着力构建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

  

安溪:着力构建茶叶质量可追溯制度

8-9日,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省、各设区市、各县市区有关领导、专家500多人齐聚安溪,实地参观中国茶都、八马茶业、华虹公司等茶业企业,学习安溪在构建茶叶质量可追溯机制方面的经验和做法。此举使安溪再次引爆茶讯。

安溪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着力构建茶叶质量可追溯机制成为本次现场会的最大亮点。经验、做法及成效如何,成为全体与会人员关注的焦点。

连年来,我县茶业一直处于全国产茶县前沿位置。居安思危,从2009年始,我县又开始了高位爬坡的探索,以此推动安溪茶业的持续提升。

2009年4月,市委书记徐钢在我县检查指导工作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县学习借鉴法国葡萄酒庄园模式,创新安溪茶产业生产经营机制。徐钢书记的点醒,为我县茶业的跨越提升,指明了崭新的方向,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中,产生很大反响。全县上下迅速掀起讨论、学习热潮,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茶叶质量可追溯机制、茶叶合作社规范化建设等类型试点,迅速在县、乡两级和企业确定,试点工作就此全面铺开。

法国^***对葡萄酒和烈酒均实行严格的流通管制,交易的葡萄酒须附带由法定机构颁发的公文,提供葡萄酒流通的细节(发货人、收货人、运输人、出发日期和时间等),证明产品身份。在销售环节上,每一位葡萄酒经营商须保留以酒名排列的每一类葡萄酒的记录簿,进货销货的完整记录簿,^***管理机构随机抽检、查验。

在学习中,我县根据茶叶在加工流通中需要多次加工拼配、分等级组合,追溯信息链条容易脱节的实际,着重在茶叶质量可追溯的基础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探索,通过种植、加工、流通、监管四个环节的管理,实现茶叶“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责任可追究、产品可召回”。

种植环节,建立农事管理记录制度。对企业的生产基地,要求按照GAP(良好农业规范)进行茶园管理,建立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技术培训、统一茶叶品牌,统一质量管理的“五统一”茶园经营管理模式,并采取专人统一记录的方式,实现茶园安全全程监控。对专业合作社,实行双重记录制度,即合作社一方面指导督促所属农户进行生产销售记录,合作社同时也要做好自身主体的生产销售记录。

加工环节,建立进货、加工、销售台账制度。明确茶农(社员)、茶叶企业对外收购茶青或初制成品茶进行加工生产的,必须载明收购茶青或初制成品茶的来源和数量;生产加工过程必须详细载明生产加工投入的原材料组成、加工工序等情况,投入的原材料和产品按规定抽检、留样。

流通环节,建立规范标识、实名登记、刷卡交易制度。茶叶商品入市前外包装物标明生产企业、商品名称、产地、生产时间、等级、商标等内容;提供出货凭证及检验报告;在中国茶都率先推行入市交易茶农实名登记、刷卡交易制度,开展质量快速检测工作,实现产品质量局域性可追溯。

监管环节,建立信息管理制度,在全县构建涵盖茶叶生产信息、防伪标识等内容的茶叶质量数字信息系统,逐步建立安溪茶叶基本信息档案,掌控茶叶生产经营信息;与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合作,开发建设茶业安全生产监管电子平台,近期将投入试运行。

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探索和实践,全县推广应用条形码企业463家,八马茶业乌龙茶质量可追溯项目通过农业部验收,农事管理记录等六项制度在我县各试点单位取得成功经验。广大茶农、茶商、消费者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实惠, 更加积极主动地与质量可追溯机制融为一体,有力助推安溪茶产业提升。正如八马茶业副总经理林荣溪所说的,要是没有实行质量可追溯体系,八马每年2000多吨的茶叶出口那是根本实现不了的。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铁观音茶市走向“后复制时代” 下一篇安溪儒家铁观音落户郑州北茶城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安溪名茶:真味鲜爽黄金桂
  黄金桂为历史名茶,属乌龙茶类,创制于清代,原产于安溪县罗岩,无性系品种。相传,清咸丰十年(1...
雀舌茶叶的品质特点,
  宁强雀舌的品质特点:外形微扁挺秀,形似雀舌,色泽翠绿,银毫披露,香气高长馥郁,滋味醇爽甘甜,...
安溪本山茶品质特征
安溪本山茶:本山因其长势和适应性均比“铁观音”强,所以价格比较便宜。一般消费者根本无法分辨其与铁...
安溪黄金桂茶品质特点(图)
黄金桂茶底叶片黄金桂茶汤  又称黄金贵、透天香,产于福建省安溪县虎邱镇美庄村灶坑角落(原称西坪区...
湖北:巴东茶叶产业整合之路(图)
时下,走进巴东县茶叶主产区金果坪、溪丘湾、沿渡河等地,遍布山前屋后的一垄垄茶树青翠欲滴,茶叶加工...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