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玩转向艺术品收藏 上海古玩市场寻转型发展
从古玩转向艺术品收藏 上海古玩市场寻转型发展
2013/8/9 17:56:52 浦东时间网
从过去的十几个到如今的五十几个,近年来,古玩市场在上海可谓遍地开花。然而,由于古玩本身稀有的特性,古玩市场规模的增加并没有给沪上古玩市场带来销售数字。对此,不少古玩市场开始试水艺术品收藏,通过寄售等方式重新寻找自身特色。 古玩市场乱象丛生 古玩市场井喷已是不争的事实。在最近的两年里,上海古玩行业经营面积扩大了一倍多,上海市古玩经营行业协会会长徐晓岭向记者透露,古玩经营市场的数量也从原来的十几个增加到目前的五十几个,而新近落成的虹桥古玩城更一举成为全亚洲最大的古玩交易市场。徐晓岭透露,近年来,不少花鸟、茶叶市场都想在其中分一杯羹,“只要和古玩沾上一点边儿,都打算做古玩,导致现在古玩市场遍地开花。” 然而,随着众多古玩市场的纷纷开张,沪上古玩市场的交易额却不见提高。位于浦东三林的恒大古玩城营销企划经理周日勤告诉记者,古玩的数量本身有限,市场做得再大,古玩的交易量也不会有所提高,对于商家来说可能还有交易减少的趋势。 轩海墨是一家主营字画收藏的古玩店,负责人告诉记者,自己过去做的是玉器等古玩买卖,不过近年来古玩生意不温不火,倒是名家字画让店里多了几分人气。 从古玩转向艺术品收藏 事实上,记者在走访浦东几家古玩市场后发现,现在的古玩市场已经“今非昔比”,更多的古玩市场开始向艺术品收藏领域转型,以古玩为辅,艺术品收藏为主。 在恒大古玩城记者发现,不少新近入驻的商家大多主营当代名家书画收藏、瓷器、拓印等。周日勤告诉记者,目前恒大古玩城二楼主要以书画收藏为主,艺术品大有盖过古玩之势。“纵观古玩市场,‘95%的人在玩95%的假货’这句话不无道理,古玩本身十分小众,过多的资金投入以及众多古玩城的‘拔地而起’,不得不让古玩城本身在经营中寻找自己的特色。” 上海书画院上青展示厅经理张莉告诉记者,目前展厅主营当代书画,虽然人流量并不多,但是画廊的销售本身以熟客为主,生意都还不错。而一旁同样主营字画收藏的另一家门店负责人则向记者透露,自己来上海才一个多月,一天的成交量能有5张字画,足见艺术品收藏的市场潜力。 藏品寄售开拓交易新模式 在古玩市场经营品类拓展的同时,其交易模式也在寻求突破。在位于浦东环龙路上的另一家古玩交易市场,记者发现相对于别的交易市场,这里的寄售形式颇受欢迎。 一位主营珠宝收藏的店家告诉记者,有的藏家看到喜欢的东西,手头资金又不足,这时候,我们为他提供寄售模式,代为出售他们的藏品,以此解决他们的资金流动性问题。 记者获悉,寄售模式主要由店家自行与藏家达成协议,等到藏品售出后,店家抽取一定手续费。不过,由于店家本身需要对展品把关,这样的寄售模式应用并不广泛。店家告诉记者,一般店内的寄售主要针对熟客,第一次光顾的客人即使愿意寄售,店内也不一定会当场就拿下,毕竟出了问题坏的是店家的名声。作者 陈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