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陶瓷其它品种类
日期:2012-09-23 浏览:1223次 
古陶瓷其它品种类

罍 卣 豆 盉 觚 方口觚 爵 斝 鬶 甗 匜 鐎斗

陶仓 军持 水注 花浇 花盆 水仙盆 樽 木鬲

盒 油灯 烛台 炉 博山炉 熏炉 托炉 覆碟五足炉

鬲式炉 钵式炉 筒式炉 鼎式炉 簋式炉 乳足炉 虎耳式炉 灶

井 枕 箱形枕 人形枕 孩儿枕 绣墩 帽筒 拍鼓

砚 熊足砚 蹄足砚 辟雍砚 珠足砚 箕形砚 暖砚

抄手砚 砚滴 船形砚滴 水盂 蛙盂 洗 花口洗

鼓式洗 叶形洗 桃形洗 笔架 臂搁 笔舔 笔筒 笔海 墨床

口沿 敞口 撇口 敛口 直口 喇叭口 唇口 盘口

洗口 花口 葵口 菱花口 海棠式口 复口 子母口

子口 折沿 板沿 颈 肩 丰肩 溜肩 折肩

平肩 腹 鼓腹 直腹 扁腹 折腹 曲腹 弧腹

瓜棱腹 垂腹 腰 束腰 底 平底 尖底 圜底

玉璧底 脐底 足 实足 饼形足 圈足 假圈足

卧足 珠足 高足 二层台圈足 柱形足 袋状足

乳状足 锥形足 兽形足 蹄足 鋬 柄 把 提梁

耳 龙耳 凤耳 贯耳 戟耳 鱼耳 螭耳

如意耳 缓带耳 象耳 系 复系 桥形系 流

直流 曲流 鸭嘴流

罍 :商周至汉代的盛酒或盛水器。质地有灰陶、白陶、印纹硬陶、原始青瓷青瓷制品。常见器形为小口,短劲、丰肩、深腹、平底。肩部两同侧有双鼻,西周后期多无鼻。商代原始青瓷罍多为敛口,深腹,圜底,至西周起演变为低领折肩,下附圈足。

卣 :陶质酒器,多以泥质灰陶和白陶制作,流行于商代晚期,造型为剑口,长颈,带鼻,深腹,圈足。也有仿青铜卣,为直口,长颈,鼓腹,圈足,颈部有两竖耳,附盖。器身装饰刻划、镂孔纹饰。

豆 :陶瓷食具,流行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造型多为浅盘或浅钵形,下附高圈足。器足有喇叭形、镂孔喇叭形、竹节细把形、高柄把形等。质地有灰陶、黑陶、白陶、印纹硬陶及瓷制品。

盉 :古代酒器,一般为圆口,深腹,早期口部有流,后期流置于腹上,有的附柄;三足。陶盉出现于新石器时代,大汶口、马家浜、良渚、龙山文化遗址中均有出土。商代陶盉为敛口,圆肩,管状短流,带鋬,有三袋足。陶盉至汉代仍有生产,山东临沂西汉墓即曾出土带盖兽头形流陶盉。原始青瓷盉始于西周,造型仿青铜器,有兽头形流和提梁,有的器腹不通,多为陪葬冥器。

觚 : ①陶质酒器。始见于新石器时代,夏商较为流行,早期器形为喇叭侈口,细腰,高身,平底,商代后期有的为圜底,下附圈足。商周时代青铜觚流行,陶觚多为仿制,用作陪葬冥器。②仿青铜觚的瓷质花瓶,称"花觚",流行于元、明、清时代。器形仍为敞口细身,圈足。明代花觚器身直下,清康熙以后腰部凸出。另有一种器形,器身较粗壮,长颈,高圈足,鼓出的小圆腹四周凸起四道棱戟。有青花、斗彩、单色釉等品种,有的在器腹部装饰堆贴或印花纹饰、乾隆、嘉庆年间所制还有一种细身的觚,腰际堆塑一条蟠螭,施素三彩釉。

方口觚 : 觚的一种造型,陈设瓷,流行于明万历、天启时期,因口、腹、足均作方形而得名。如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天启青花花卉纹觚,方口外敞,方颈较长,方腹饰有扉棱,方足外撇。

爵 : 古代陶瓷饮酒用具。夏文化遗址中始见泥质灰陶和白陶制品。器身似敞口杯,口沿一侧有流,一侧有尖尾,有的无尾。器身一侧有鋬,平底,三锥状足。也有的为粗腰、鼓腹、圜底,流两侧附加泥钉,还有敛口、折肩、细腰、袋状足,或敞口、口沿有柱的式样。商代较为流行,并发展为青铜制品,西周以后逐渐衰落。明、清时期景德镇、德化、龙泉等窑都烧制仿青铜器的瓷爵,主要作为陈设瓷。

斝 :古代陶瓷温酒器,始见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为夹砂陶瓷,侈口,束颈,腹较深,圜底,下承三袋足。龙山文化晚期和二里头号文化出现作为饮酒器的白陶斝,器形似爵,但无流,有的有双耳、三袋足。商代出现单柄陶斝,与青铜斝并存。至西周晚期消失。

鬶 : 新石器时代陶质炊具,以夹砂陶制作,主要流行于黄河下游地区。始见于大汶口文化,山东龙山文化盛行,延续至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至商代。后期演变为酒器。早期造型为圆腹,短颈,口部有扁流,带鋬,三实足;中期器腹渐扁,直颈前移,鸟嘴形流口,三实足;晚期足部演变为袋足。山东龙山文化陶瓷鬶颈部加粗,有的甚至与腹部连成一体,三足有袋足和圆锥形实足,鸟嘴形流加大并朝天上扬。鋬渐粗壮,呈绞索形。龙山文化晚期、二里头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鬶制作更加精美,有的口沿装饰锯齿形花边,鬶上有长方形镂孔,流外侧贴饰两个对称的乳钉形凸起。

甗 :陶瓷炊具,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流行,由甑与鬲流接而成。下半部为鬲,用以盛水和加热;上半部为甑,盛放蒸食物,与下面的鬲相配合,可蒸热或蒸熟食物。陶甗多为灰陶和黑灰陶质,器身有绳纹,有的在口沿下有鸡冠状附加堆纹。

甑 : 陶质炊具,功能相当于现代的笼屉。器身似盆或罐,大口,腹壁斜直,平底,底部分布着数目不等的小孔,有的从近底部的器壁上起就有孔洞。常与鬲配套使用。仰韵文化、龙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等新石器时代遗址中均有出土,商、周至战国时代一直沿用。

匜 :盥洗用具,有泥质陶和瓷制品。陶匜从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均有制作,瓷匜以唐代越窑、宋代钧窑,尤其是元代龙泉窑和景德镇窑的制品为多。基本器形为浅圆钵形器身,平底或圈足,亦有仿青铜器装有三足的;口沿一侧有较宽的流,有的瓷匜在流下部有一圆环形小系。

鐎斗: 又称"刁斗",盛行于汉、晋,与同期的青铜器形同。器身呈盆状,下承三足,腹侧附一兽曲柄。出土时多伴有火盆并搁置于火盆中,说明用途为温食炊具,军旅多用之。唐诗有"行人刁斗风沙暗"之句。

陶仓 : 陶制随葬冥器,始见于战国、秦墓葬出土物,汉武帝前后盛行,与灶、井、炉配套。秦时的陶仓,器身较矮,呈圆身束腰式,与圆形仓顶相连,通体间隔绳纹装饰,正面开扁方形门洞。西汉早期为圆口,折肩,简腹,平底,口上置覆钵式平顶盖。西汉中期仓的折肩渐变成圆弧形,并于平底下沿装三足,足形多为立熊或神兽。东汉时,陶仓下身渐收,去掉三足,复为上大下小的平底仓形。灰陶仓多彩绘装饰,或光素以白粉或朱砂写隶?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古陶瓷的特征 下一篇独特的建筑彩画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购买陶瓷碗要注重健康,不能图便宜
陶瓷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陶瓷餐饮器具,我们不仅可以在酒店饭馆类场所见到,也是我们居家生活中...
谈色釉综合装饰的种类、方法和美学价值
景德镇的颜色釉瓷器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它即可以美化陶瓷,也可美化人们的生活,古今中外的诗人学者无...
景德镇陶瓷-低温颜色釉综述
清乾隆炉钧釉天圆地方葫芦瓶炉钧釉是清代雍正、乾隆年创烧的低温窑变花釉品种,属低温颜色釉类,此件葫...
台湾:红茶最新品种,台茶21号(图)
农委会茶业改良场鱼池分场研究人员,细心照护台茶21号的茶树。台湾红茶产制重镇的南投县鱼池乡“农委会...
中国历代陶瓷茶具的演变(五)
  清代饮茶之习与明代相同,茶具无显著变化,陶瓷器仍以景德镇为代表,可体现整个时代的制瓷水平。这...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