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有尽之形去感悟无尽之意
日期:2015-10-12 浏览:103次 
由有尽之形去感悟无尽之意

赏石艺术与其他门类的艺术创造一样,是人们审美活动的集中而典型的表现形态。赏石艺术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就是人与石的关系,即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的矛盾。要想深入地把握观赏石艺术欣赏的性质,就应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评判,以便进一步提高赏石水平。

  观赏石作为审美客体,其天然生成的类艺术形象是赏石者对现实物象进行审美把握和人文创造的结果。正是这种再现与表现融合一体的类艺术形象或意境,作为“天人合一”的创造成果,从而成为一种既独立又统一的欣赏对象。

  赏石者作为审美主体,必须具备能够进行艺术欣赏的审美能力、审美情感、艺术修养和生活经验。从艺术欣赏的角度讲,任何审美对象对审美主体都有一定的制约和限制作用,因为它作为独立于欣赏者的主观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为欣赏者规定了一定的欣赏范围和趣向,而欣赏者也就自然按照这种质的规定性去进行欣赏。然而,在赏石实践中,由于观赏石本身的天然造型具有多维性、多寓性,因此,欣赏者必须大胆突破这些天然艺术形象的制约和限制,通过自己在赏石中的体验和想像,不但要把它们所包含的原始内容挖掘出来,加以充分的领悟和理解,而且还要根据各自主观上的差异,创造出各具特点和各具内涵的艺术新形象,甚至对其加以补充,使其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审美直觉为欣赏者在赏石中的情感活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作为审美主体的赏石者,要想真正把握作为审美客体的观赏石的类艺术形象,必须做到由“一”见“多”,由“点”到“面”,由有尽之形,感悟无尽之意的境界,否则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赏石。

  大凡具备一定文化修养和艺术素质的赏石者,在解读自然造化的杰作时,不会因审美客体引发的浅层次表象而满足,他们往往善于调动自己的审美经验,认真感受、体验、领悟和理解其丰富的内涵,以深层次的意象来弥补其艺术语言的不足,实现一种突破天然艺术形象的制约的再创造、再评价。

  笔者在多年的赏石藏石生涯中,曾见到过许多观赏石精品。当然也经历过无数次神魂颠倒,辗转难眠的折磨。这些玩石所表现出的类绘画和类雕塑形象,何以能如此打动人心?这是因为它所富有符合美学原则、美学规律并具有自身表现力的美,从而向人们提供了充分想像的条件和可能。不但使他们看到了这些形象的外表特征,而且产生类似直接感受到的那种审美心理和视觉效果,从艺术形象的直接性感性形式,进入了间接性的理性内容。

  总之,作为一个赏石者,他在审美客体所提供的欣赏条件的引导下,应该经历一个由感知、再现和理解这三个审美知觉的心理过程。也就是说,赏石是一门充满着情感色彩和表现色彩的艺术,它以欣赏者的发现为先导,又为欣赏者提供了一种能够揭示自身本质力量的机会。因此,我们强调,赏石不能一味地搜奇猎怪,生搬硬套,自作多情,不伦不类,否则审美客体所具有的表现形式、意境和各种美的性质,就不可能被审美主体真正地挖掘出来。

  当今,新的赏石理念已在传统基础上得到演绎和发展,这给赏石界带来新的契机,也给赏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种强调艺术来自客观,而忽视主观因素的作用;那种强调主体的作用,而否定客体的基础作用,都是片面的、错误的。两者在赏石实践中始终表现出各自的特殊性,保持着对立和统一的辨证关系。既然对一件玩石寄于热望,痴迷于收尽奇特物象,就应该认真挖掘它内在美的本质和意义,使得可视物象所反映的内容和涵义,在不可视的精神世界中得到升华。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漫话赏石立意 下一篇大自然书写的文字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 胴 枯 病
症状又称枝枯病。是茶树当年生枝干病害。发病初期在茶树中上部半木质化枝干的近基部生浅褐色至褐色长椭...
茶 枝 黑 痣 病
症状该病是老茶树枝干病害。安徽、浙江、湖南、云南等省茶区均有发生。发病初期在枝干上产生灰色小斑,...
茶 树 膏 药 病
症状全国各茶区均有发生。常见的有灰色膏药病、褐色膏药病两种。主要发生在枝条和根茎部,在枝干上形成...
茶  白  星  病
症状又称点星病。安徽、福建、浙江、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茶区均有发生。主要为害嫩叶、嫩...
茶 树 缺 素 症
症状一缺氮幼叶叶色淡绿,中下部叶片变成柠檬色并逐渐干枯脱落。二缺磷新生长的叶片小且薄,叶柄及叶背...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