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日期:2012-02-03 浏览:213次 
克氏原螯虾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该项目为河南省科技厅下达的科技攻关项目(082102130013),研究内容涉及虾的生态学、繁殖生物学、营养饲料学及生态养殖学等科学领域。主要内容为:研究亲虾性腺发育的人工诱导机理与生殖调控规律:探讨环境因子和生物因子对克氏原螯虾群体繁殖生物学的影响:研制幼虾人工饲料,探讨不同幼虾附着器对幼虾生长及成活率的影响,并通过这些研究,实现克氏原螯虾工厂化高密度育苗技术,建立适合该省地域特点的克氏原螯虾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通过课题组的刻苦攻关,顺利完成各项任务,经鉴定,整体研究水平达国内领先水平。研究成果如下:1.调控环境因子与生物因子,促进亲虾性腺发育,实现同步产卵探索出“八位一体”的人工诱导与强化培育亲虾的方法,使亲虾的性腺发育速度加快,繁殖周期缩短,怀卵量明显提高,经人工调控诱导的亲虾成熟度达98%,平均抱卵率达86.5%,成熟亲虾年产卵量达到1000粒以上,繁殖能力提高到1.5-2倍。打破了克氏原螯虾在北方年产卵一次的习性,实现了克氏原螯虾在信阳年产卵2次。2.实现了克氏原螯虾人工孵化与工厂化高密度育苗技术总结出“两控一调”、流水批次孵化技术,使克氏原螯虾的孵化期缩短到15-20天,孵化率为92.5%,仔虾产量为2.5-3.0万尾/平方米:研制出框架式的幼虾附着器,为幼虾提供了良好的隐蔽场所,解决了幼虾培育期间的相互残食问题:配制了幼虾的专用颗粒饲料,满足了幼虾的生长需要,解决了大批量人工培育的饲料问题,提高了幼虾成活率和生长速度。探索出虾苗三级培育技术,一级培育为室内控温培育,培育池中放置幼虾附着器,二级、三级在室外培育,培育前期投喂鲜活饵料,培育中后期投喂人工配制的幼虾饲料,经过30-35天的分级培育,虾苗成活率为70.9%-75.6%,幼虾规格达3-3.3cm,幼虾产量为0.4-0.45万尾/平方米。3.建立了三种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克氏原螯虾--水稻无公害高效生态养殖模式”,增产克氏原螯虾297.4kg/亩,新增利税1774.3元/亩:“克氏原螯虾--茭白水生经济作物兼作生产模式”,增产克氏原螯虾270kg/亩,新增利税1436元/亩:“鱼虾共生高产养殖模式”,增收克氏原螯虾350kg/亩,新增利税2282.8元/亩,大幅度提高了克氏原螯虾大面积养殖的产量和经济效益。4.应用上述技术,建立了信阳克氏原螯虾工厂化育苗场、信阳宏润淡水龙虾繁育基地:平桥区甘岸村克氏原螯虾养殖基地、河南龙基公司信阳龙虾养殖示范基地。2007-2008年共繁育虾苗8800多万尾,推广克氏原螯虾高效生态养殖模式87200亩,生产克氏原螯虾25930.4吨,直接增加经济效益16213.8万元,为广大农民发家致富找到了一条新途径,并使信阳克氏原螯虾的养殖形成了产业化。项目还形成了克氏原螯虾加工产业,开发多种虾产品投放市场,满足了人民的生活需求,并通过产业开发吸纳大量劳动力就业,安排下岗职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新优彩叶植物引种、快繁及培育技.. 下一篇嗜铬细胞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叶爱好者必知的茶叶保藏技术
对于一个喜爱饮茶的人来说,不可不知道茶叶的保藏方法。因为品质很好的茶叶,如不善加以保藏,就会很快...
名优绿茶的保鲜技术与注意事项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对名优产品需求的增加,名优绿茶的产量、产值在逐年增加。...
福鼎白茶的质量技术要求
福鼎大毫茶品种和其他适合加工白茶的品种。保护区范围内海拔100m至1000m,坡度≤25°的红壤和黄壤丘陵地...
外交部长出席中国政府承建的津巴布韦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落成典礼
2011年2月11日,中机美诺代表中国政府承建的津巴布韦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落成典礼隆重举行。我国外交...
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之一采摘工艺
茶青品质主要由茶树品种,茶园环境条件和栽培管理措施,茶青采摘各因素等构成,是决定茶叶质量的基础条...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