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茶不是茶,专家揭开凉茶配方真相
日期:2013-07-12 浏览:1690次 
凉茶不是茶,专家揭开凉茶配方真相

  有多少消费者知道,凉除了水和糖外,其余配料全都是药。

  在2005年凉风靡之前,没到过广东的四川人,或许从来没有听说过“凉”,但是随着凉企业的扩张,到现在凉在四川遍地都是。而为了促进更多人喝凉,近日某凉企业又发布了一个惊人的研究成果:经过对老鼠们的实验,初步发现凉对动物有延年益寿的作用

  此“惊人发现”一经发布就引起网上一片嘘声。就连广东本土的媒体和专家也无法淡定了――广东官方媒体《南方日报》直言:牛皮吹大了,宣传太猛了,小心闪了腰!同时,这甚至还引起了广东中医药大学权威专家的质疑。而正是在这一片质疑和反对声中,广告宣传和商业品牌的光环被褪去后,凉真实的一面才逐渐显现出来。

  小心伤身凉不能当水喝

  据《南方日报》报道:广东地区气候和水质都偏“热”,因此从中医理论来说,多服性质“寒凉”的凉可去“热气”。所谓凉,是指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人体内热的中草药煎水作为饮料喝,以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治疗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凉虽适合广东人喝,但也并非神水。早几年,就有广东的医学专家呼吁,凉不能当水喝,要看个人体质,看天气等,否则越喝越伤身。有专家表示,数百年来凉对广东人的健康也确实创下了很大的功劳。但是今日的粤人生活却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令中医界对传统凉的效用开始产生怀疑。

  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邓铁涛指出:现在的广东人生活方式和过去不同,过去的人多干体力劳动,一出门就晒大太阳,加上气候、水质等因素,当然觉得容易“热气”。现在许多人终日坐在办公室里,面对电脑,体力劳动强度减轻和户外活动减少,阳气的推动功能得不到锻炼;此外,空调的使用使夏季对人体的季节性影响不如过去那么明显,造成了体内阳气随季节的升发乏力。因此,许多人的体质在向阳虚过渡,已经不能再承受寒凉物质的大量刺激,要避免多喝凉。邓老指出,“过去那种过于苦寒的凉已经不适合现代广东人饮用了。”

  九种配料七种都是中草药

  凉的外包装注明的9种配料中,除了水和白砂糖外,仙草、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7种配料均为中草药。从实际配方上看,这实际已经不是什么了,而更象中药汤剂。中医学家指出,是药三分毒。每种药物均有其独特功能,同时也有不同的副作用。长期饮用含药饮料,会给身体带来不小的问题。

  恐伤肝脏

  据报道,记者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美肝脏疾病转化医学及药物性肝损伤国际论坛”上获悉,药物引起的肝脏损伤已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专家提醒“是药三分毒”,要慎用各种药物包括中草药。

  肝脏的解毒功能之一是:使药物的有毒物质在肝脏内被解毒,改变药物的强度及活性物质的活性。但当长期大量食用这些有毒物质(各种有毒物质)的时候,肝脏就会受到损伤,解毒功能就会下降,患者就容易出现中毒症状,因此对各种由肝脏解毒的药物以及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应该谨慎使用,以免进一步损害肝脏。

  凉中仙草、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7种配料均为中草药,如果消费者每天喝凉,就等于每天喝七种以上的中药材,不仅大大增加了肝脏的负担,更会对身体带来诸多副作用

  导致免疫力下降

  同时,据专家介绍,绝大多数药物长期服用,会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并出现针对性抗药、耐药反应。如,此前很多人长期服用板蓝根,来抗流感,但实际上并不能增强自身抗感冒的能力,从长期来说,反而降低了人体免疫力。所以,对于含药的饮料和食品,除非必要,尽量少喝少吃或不喝不吃为宜。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专家称:茶饮料中添加剂多过茶多酚 下一篇茶饮料成年轻人夏日解渴首选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专家提醒 秋季中药茶进补泡喝需慎重
现在的超市里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是和山药、大枣、山楂、枸杞子、赤小豆一起装于超市的'自产'小袋...
专家提醒 中药材做茶饮时尚未必科学
灵芝片、麦冬、玉蝴蝶等中药材,已经成为茶叶店内备受推崇的新兴饮品。面对琳琅满目的中药材,顾客只能...
专家为你打造适合的中草药瘦身茶
在传统医学'药食同源'的理论下,性质平和,具有养生、保健的药材早已普遍被食用,如时髦的减肥圣药山楂...
凉茶不是茶 凉茶到底应该该怎样喝?
凉茶不是晾凉的茶,而是添加了中草药的饮料。前不久,某凉茶又允许添加了夏枯草等成分,对此读者存在较...
专家提醒 老年人四款中药泡茶需谨慎
如胖大海是纯粹的中药,只适于风热邪毒侵犯咽喉所致的音哑,因声带小结、声带闭合不全或烟酒过度引起的...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