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育种史
日期:2013-07-18 浏览:251次 
茶树育种史

树育种史[History of tea breeding] 树良种选育的历史。中国是人工栽培树最早的国家。树从野生型驯比为栽培型,就是人类进行树选种活动的过程,迄今约3000余年。最早见诸文字记载者首推8世纪陆羽《经》。书中分析了树性状与叶品质的关系,指出:“紫者上,绿昔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11世纪宋子安东溪试录》按树形、叶色、叶片大小和发芽迟早将树分为7类,即白叶、柑叶、细叶、丛、早、晚、膳。18世纪末,闽南、闽北区农民发明树无性繁殖去,并用以进行单株选种,先后选出一大批优质高产的无性系良种和优良单株,有的迄今仍在生产上应用,如铁观音、水仙、毛蟹、大红袍等。中国树专业育种始于安徽祁门业改良场。1936年1月中国学专家庄晚芳制订《树品件改良暂行简易办法》,系中国较早出现的选种方案。20世纪40年代初,福建崇安叶研究所曾开展品种调查等工作。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较长时间内,树育种进展缓慢。50年代中期,福建、安徽、浙江、湖南等省叶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陆续开展树品种调查、引种和单株选种等工作。1958年中国农业科学院叶研究所成立后,树育种进入有组织、有计划时期,到1998年全国登录的国家品种有77个,其中新育成品种48个。国际上树育种以日本最早,1877年开始绿茶品种选育,1924年采用杂交法选育红茶品种,1940年在鹿儿岛建立树原种圃,到20世纪8C年代,农林省登录的品种共33个。1900年印度托克莱叶试验场成立后,即开始从事树育种,采用杂交法重点选育红茶品种和抗病品种,到80年代,共育出29个无性系品种。印度尼西亚树育种始于1905年,植物学家科恩•司徒和魏林西克曾进行树分类学和生物学等基础性研究。苏联树育种始于1929年,巴赫达兹等采用选择、杂交和定向培育相结合的方法,育成格鲁吉亚1~16号和柯尔希达系列品种。1925年锡兰(今斯里兰卡)叶研究所成立后,将品种选育列为主要任务,已育成“TR2020”等系列无性系品种。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茶票 下一篇茶树育种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树茶蚕的特征与防治方法
学名andracabipunctatawalker属鳞翅目,蚕蛾科。俗名茶狗子、茶叶家蚕、无毒毛虫等。广布全国各产茶区...
茶树茶红螨的形态特征与防治
茶树茶红螨学名oligonychuscoffeae(nietner)属蜱螨目,叶螨科。别名咖啡小爪螨、茶红蜘蛛。分布江西...
茶树八点广翅蜡蝉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学名ricaniaspeculum(walker)同翅目,广翅蜡蝉科。别名八点蜡蝉、八点光蝉、桔八点光蝉、咖啡黑褐蛾...
茶树成叶与老叶的病害发生与防治方法
茶云纹叶枯病分布及症状:又名叶枯病。全国各产茶区普遍发生。严重时叶片呈灰枯状,极易脱落。幼苗受害...
茶树根部常见病症的发生与防治
茶苗白绢病分布及症状:茶苗白绢病是一种常见的苗圃根部病害。国内分布范围广,为害严重。除茶外,尚能...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