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种道心的表现形式|性理学说(二)
日期:2012-06-26 浏览:6553次  作者:以志 著 
十六种道心的表现形式|性理学说(二)


  5)适应心理


  人都知道健康的身体可适应各种不同的自然环境,在夏季的30多度的高温气候下能适应,在冬季零下30多度的寒冷天气,也能适应。人的心灵也应该锻炼的如身体那样的健康,能适应顺逆不同的各种境遇。在不顺利的坎坷逆境中,不颓靡,不灰心,不为所转,能经得起突如其来的打击,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精神素质,是事业成功的砥柱,是理想实现的保证。否则,只能处顺境而不能处逆境,正如温室中的花草,经不起风吹雨打。


  人一生,从幼年、青年、壮年一直到老年,始终一帆风顺,一点坎坷没有的太少了,也可能没有吧。一个人多多少少要有一些波折或逆境,不过性质不同,大小不一罢了。不是家庭的不顺利,就是社会上的坎坷,总是要遇到一些逆心的事。所谓有本领有能耐的人,并不是他一生未受过一点折磨,而是能正确地认识坎坷,正确地对待逆境,不怨天,不尤人,泰然处之,并通过努力解决当前的困难,改变不利的环境。这当然是最理想的处理途径了。然而通过最大努力,也改变不了客观条件,那么怎么办呢?就要回过头来,改变自己了,使自己的内心世界如何适应当时的环境,这乃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由于缺乏适应心理和应变能力,而抑郁致疾,甚至致命者大有人在。这乃是弱者的后果。前者正是先生常说的“事坏人不坏”的高层次的精神境界,事情虽然失败,而人并未因此而垂头丧气,一撅不振。


  不能适应环境的人,怎能谈到创伟业,建奇功呢?所以适应环境的心理与性格是有大成就的重要条件。古人说:“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诗,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语出苏轼《贾谊论》)这是所有伟人哲士所必俱的品格。


  修道的人,更要善处环境,不仅不被名牵利诱,而且要有克服困难,不畏艰险的精神。儒家的贫而乐,佛家的能忍辱,都是这种情操的体现。


  一棵小草为什么生命力那么强?虽然经过狂风暴雨的摧残,仍能照样生长?只因它的适应力非常强。因此,可以说适应力强的人,则生命力必强,适应力与生命力是同步的。


  (6)自我认识


  希腊古代伟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说:“人生最宝贵的知识,就是认识自己。”他在道德上是伟大的。有一天中午,在阳光下,他拿着一根蜡烛,在街上走着,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他的学生问他:“老师。你在找什么?”苏格拉底严肃而认真地答道:“找自己!”他这种奇特的行为,正是唤醒人们认识自己。所以“认识你自已”是他的第一准则。认识自己为什么这么难呢?我们平日一睁开眼睛,首先看见的,往往是他人的错误和缺点,对自己的错误和缺点,就看不见了,这样就很难有自知之明。自己不认识自己,便不能改正错误和缺点,这样下去,进步与提高,又从何谈起!


  那么怎样来认识自己呢?人们肉体上的病患,比较容易发现,有了症状,可以到医院检查治疗,而心性方面的“病患”,便很难自我发现了。比如因为私心杂念,忧思烦恼,造成内心世界的不安宁;由于恨怨嗔怒的发作,竟致内火中烧,痛苦不堪,加之平日的情牵物累,搅得神魂颠倒,夜不成眠。此类情形,都可导致心理的不平衡。但这些精神不健康的根源,很难自我认识。然而,它却可为各种疾病大开方便之门。深一层地说,它可直接染污我们个人的性灵,使自己深陷痛苦的深渊而不能自拔。由此看来,不论是微小的进步,或是巨大的成就,都必须从自我认识开始。


  认识自己,才能控制自己,掌握自己。比如心量狭小,脾气暴躁的人,却想做大事业,是很难如愿的,正如俗谓“小心眼做不了大事情”,是颇有道理的。所以人们在心性方面的失误,其根本原因,是不能自我认识。尤其是以非为是,为所欲为的人,就更难有所成就了。至于那些甘于被自私自利,惟利是图的心牵着鼻子走的人,其下场当然是可悲的。只有充分认识自己心性的阴暗面,进行自我克服,自我调整,自我平衡,以至自我充实,增强道心,才能最终达到自我完善。古代伟大的哲人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是对他人的理解,自知便是对自己的认识。不理解他人,不认识自己,是道心存养的最大障碍,是事业失败的根本因素。不认识自己,便不能自主,极易成为感情的奴隶。处顺境则喜欢,处逆境则颓靡,不能驾驭感情,而被感情所奴役,便失去了自我主宰的能力。所以只有充分地认识自己,才是真正的智者。


  上面所讲,只是自我认识的过程。惟有归根返本,圆满天性,才是自我认识的究竟。


  (7)爱心


  爱心是道德的源泉。孔子说:“仁者爱人”。“仁”是孔子全部学说的核心,爱是一切伦理道德之所由出。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兄弟之爱,姐妹之爱,夫妻之爱等等,家庭的天伦之乐,温馨与幸福,无不是从爱心产生的。由近及远,由于爱自己的父母,推而至于爱他人的父母;由于爱自己的子女,推而至于爱他人的子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扩充起来,爱同胞,爱所有的人,他人的痛苦,便是我的痛苦,他人的灾难,便是我的灾难。正如古人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语),这便是由于一般的爱人而升华为圣佛的慈悲了。


  爱心又是一切力量的源头。比如一个女人在未做母亲之前,胆量是很小的,但有了小孩之后,为了保护孩子,便可与猛兽搏斗,迸发出不可思议的勇气。一位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的人,可不辞辛苦,废寝忘食地工作。孔子为爱道德,重学问,培育人材,推行仁政,奋斗不息,竟致“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耶稣为爱世人,救世人,不惜牺牲自己,被钉在十字架上。凤仪先生为了拯救广大女子出苦得乐,倡办女子义学,奔波数十年,历尽千辛万苦。他们的动力是什么呢?无不是大爱力的驱使。由此看来,不论从事什么工作,缺乏爱心,不能爱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便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断难有所成就。尤其是在人与人的关系中,如果没有爱心做为纽带,不论家庭、群体、社会,其现状与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爱”是“仁”字的大用,是生命的原动力,所以说“仁者爱人”。《易经》说:“天地之大德曰生”。又说:“生生之谓易”。而“仁”即是生机之所在。所以仁与爱同出而异名,在人之元性中,乃是最根本的东西,是成圣成佛的总根。即使在植物界,“仁”也是其生命繁殖、发展和延续的根本生机。如桃的果核中有桃仁,杏的果核中有杏仁,瓜籽里有个瓜子仁,类似等等,都是反映了生生不息的机理,突出一个“仁”字。在此,也可以看出古人用字之妙。


  我们常把仁和爱连在一起用,称作“仁爱”。人要保养这个自性中的生生不息之机,就必须培育发展这个“仁”-爱心。爱的反面即是杀。所以佛家提倡不杀生,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乃是戒杀,可以不伤害人类自性中的“仁”。如把仁字扩而充之,即是佛的大慈大悲,也正是体现了爱的升华和爱的究竟。


  (8)公德心


  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一个社会,如果每个人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谁也不关心整体,那么这个家庭、群体、社会,就快要衰败了。从长远来看,个人和整体的利益是一致的。比如一条载满旅客的船,船底漏水了,有沉没的危险。这时,旅客们都惊慌失措,却紧张的保护自己的一点东西,谁也不急于想办法堵塞船底下的漏洞,不多时,恐怕这个船上的旅客都要随着船只一块沉没在水底了。很明显,旅客们都缺乏公德心,才造成这样惨痛的后果,这有力地说明,在群体里,公德心是何等重要!


  一个群体,人人我字当头,个个私心泛滥,这是极为可怕的现象,因为个体已经失去可依靠的总体的生命力了,所以危在旦夕。只有人人都有公德心,群体才会兴旺发达,个人的生存才有保障,同时,人们的精神境界,也自然不断地提高。如此,大家才会有真正的幸福。


  然而,在人们私欲横流,自私自利之心已根深蒂固的时候,才想改变现状,树立公德心,为时已晚了。所以必须从幼年时,即开始培养教育,使其道心逐步成长,人人自觉地发扬为公的风格,明确人群社会是个人的集合体,而个人是全社会的一份子,懂得人生的意义,不应该专为个人的享受着想,必须为整体谋幸福。大家都得到幸福,个人的幸福也就在其中了。

 

 

Tags: 十六 表现形式 学说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2/4/4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身体健康来自心灵健康|性理学说 下一篇王凤仪讲人心的14种表现形式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彝族:烤茶是爱的表达
想娶媳妇?先学一手烤茶绝技吧。烤茶是我国高山峡谷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于气候寒冷干燥,缺少...
彝族:烤茶是爱的表达
想娶媳妇?先学一手烤茶绝技吧。烤茶是我国高山峡谷地区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由于气候寒冷干燥,缺少...
《十六汤品》全文| 中国茶文化
[唐]苏弇著汤者,茶之司命。若名茶而滥汤,则与凡末同调矣。煎以老嫩言者凡三品,自第一至第三。注以缓...
“茶叶”包装设计视觉语言的表达(组图)
茶叶包装设计的色彩色彩对顾客的心理影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日本科学家发现人对色彩的注意力远远大于...
十六瓣瓜菱壶
此壶取十六瓣瓜菱造型,周正稳健,壶注尖挺,壶执挺阔,和谐统一。为时大彬不可多得的妙品。...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