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的“非遗”价值
日期:2012-12-27 浏览:980次 
武夷岩茶制作工艺的“非遗”价值

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被列为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五年来,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这对宣传武夷岩茶、弘扬武夷文化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但是,至今还有些人不但对此“非遗”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清,甚至有的人把当今的岩茶制作和大红袍品,也说成是“非遗”,搞乱了定义,混淆了视听。

“非遗”的含义是什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定有条文,但老外的表述很拗口、难理解。按国家文化部的解说,当是“具有杰出的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形式上有口头传唱(说)、表演、制作技艺等。它既要有突出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又具有传承的特点,还要有较大的影响,且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

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历史悠久,技艺高超,是制技艺里程碑的巅峰。这种工艺起源于清代初年。它传承300多年,得到世人高度重视。清代曾任江苏巡抚、两江总督的梁章钜,发出了“武夷焙法实甲天下”的感叹。当代著名茶叶专家陈椽说:“武夷岩茶的创制技术独一无二,为世界最先进技术。”

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程序是:采摘、倒青、做青(反复几次)、炒青、揉捻、复炒、复揉、走水焙、扬簸、拣剔、复焙、归堆、筛分、拼配等。关键工序在做青、焙火。其工序之繁复,技艺之高超,劳动强度之大,费时之长,制约因素之多,是其他类制作工艺少有的。它是武夷山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一是它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它“承先”于唐宋元明的团饼,晒青、蒸青散和明代的炒青绿茶的部分做法。它把绿茶的晾青、炒青、锅中干燥,改为晒(烘)青、高温炒青、炭火笼焙。增加走水做青工序,形成岩茶独特做法。再说“启后”,它省略了做青和高温锅炒工序,青晒(或烘)后就进行揉捻,再“渥堆”发酵的“工夫红茶”,演变出红茶制作工艺,因而提高产能,满足了当时国外需求。它的另一“启后”,是它的制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后来的乌龙茶机械制法。

二是技艺高超。手工采摘不但要快,而且不能落下新梢,俗叫“滥丛”,还不能带下鱼叶、散叶、老梗等等;青到厂后,晴天要立即晒青。晒青时要把青均匀散开,民间叫“开青”,难度极高,有的人一辈子都没学会“这一手”。做青中的“摇青”不但费力气,而且有决窍。脚要站稳,腰杆要直,手要灵活,只有掌握窍门才能把青摇成螺旋状,使青叶边缘发生有序碰撞。焙的火温是用手背去贴住焙笼下段来判定的,历练久了,才能感觉出来,以调节所需要的温度。

三是手工制作出的品更具个性化。由于手工制作时对青叶的品种、所在山场、老嫩厚薄、天气的变化情况,更能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制作时下手轻重有别,做青焙火时间长短恰到好处等等,师慎之又慎,所以每个环节不容易出毛病。揉出之显蜻蜓头、田螺尾、三节色;全炭火焙出之别具风味。

四是岩茶手工制作工艺的广泛传播。这种工艺的传播,为中国乃至世界叶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张天福大师在《张天福选集》写道:“这种工艺在形成后,逐步外传。由武夷山传到建瓯、安溪各地,并传入台湾”。尔后又传到印度。

综上所云,武夷岩茶传统手工制作技艺的发明和传承是对叶发展的一大贡献。由于它已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因此应当重视这种手工技艺传承,保护好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茶叶技术人员养护武夷山母树大红袍 下一篇茶旅武夷:寻找“茶中之王”大红袍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怎样鉴定武夷岩茶
怎样鉴定武夷岩茶?这是许多新接触茶道的茶友们需要了解的问题,鉴定武夷岩茶的步骤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
福建名茶--武夷岩茶
“武夷岩茶”是产于闽北武夷山市(原祟安县)武夷山岩上乌龙茶类的总称。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
教你制作五味子茶治愈肝虚目眩
【配方】北五味子3~5克,绿茶0.5~1.5克,蜂蜜25克。教你制作五味子茶治愈肝虚目眩【用法】北五味子用...
消食化痰 教你如何制作百日咳茶
百日咳茶[配方]贯叶萎干品30克,绿茶5克。冰糖适量。(民间验方)[用法]贯叶枣炒后,加冰糖、茶叶用水...
血瘀痛经 教你制作几款调经茶
黑木耳红枣茶【配方】黑木耳30克,红枣20枚,茶叶10克。(民间验方)血瘀痛经教你制作几款调经茶【用法...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