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阴身入胎后的情形(三)
日期:2012-06-19 浏览:4927次  作者:李淑君译 南怀瑾指导 
中阴身入胎后的情形(三)

   如是应知,非唯父母,非但有业及以余缘,而胎得生。要由父母精血,因缘和合,方有胎耳。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并不是父母两个结合,就会有新的生命;也不是有了中阴身,业识种子就能入胎;必需要父精母卵,再配合各种因缘,才会产生新的生命。

 

   难陀,如明眼人,为求火故,将日光珠置于日中,以干牛粪而置其上,方有火生。如是应知,依父母精血,因缘合故,方有胎生。

  释迦牟尼佛这里又拿印度当时的取火,来作比方。

   他说,难陀啊,好比要取火的话,就要把日光珠(凸透镜)对着阳光,放在乾的牛粪上,过一段时间,才会生起火来。

   同样的道理,我们要知道,父精母卵还需要其他因缘的配合,才可能受孕成胎。

   父母不净成羯罗蓝,号之为色受想行识,即是其名,说为名色。

   中有的神识一旦入胎,这颗小小的受精卵已经不单纯是生理细胞的组合,它同时和合着意识方面的活动。

   一个新的生命,在母体里形成了。

   这颗小小的胚芽,照佛法的分析、归纳,已经具备了我们这个世界的生命的五种要素:色、受、想、行、识。

   在色、受、想、行、识里面,“色”是指物质、生理部分,看得见的,譬如胚芽的细胞、组织。其余的,“受、想、行、识”是看不见的,属于精神、意识层面的,我们可以把它一起归纳为“名”。于是,佛法就把胚芽、胚胎这段生命,拢总叫为“名色”。也因此,中阴身入胎,进入受精卵这个过程,在“十二缘起”里,就称它作“识缘名色”。

   现在回过头,看前面这段原文,释迦牟尼佛继续对难陀说,父精母卵所结合成的羯罗蓝,具备了色、受、想、行、识这五种生命的现象与功能口色、受、想、行、识归纳起来,又可以叫它为“名色”。

 

   此之蕴聚可恶,名色托生诸有,乃至少分刹那,我不赞叹。何以故?生诸有中,是为大苦。

   色、受、想、行、识又叫“五蕴”。“蕴”,有聚集的意思。欲界、色界的生命,是由这五种因素聚合而来。这“五蕴”里面,包含了很多阴暗面,障碍了自性的光明,所以又叫“五阴”。

   由于“五蕴”、“五阴”的聚合,形成了痛苦、烦恼的生命,所以这里说“蕴聚可恶”。

   现在我们接下来看这段原文的第二句,“名色托生诸有”:

   这个“名色”,我们前面说了,就是“五蕴”的别名。在这篇文章里,也就是指前面那段文字里的“羯罗蓝”,那颗小小的受精卵。那么,什么叫“诸有”呢?

   佛学里面所谓的“诸有”,是指各种不同的生命领域。三界一共有“二十五有”。

   欲界:四个恶道(地狱、畜牲、饿鬼、阿修罗),加上人道的四大洲,还有天道的六层欲界天,一共是十四有。

   色界:四个禅天,加上大梵天、净居天、无想天,一共是七有。

   无色界:四空天,是四有。

   加起来,一共就是二十五有。这里面,欲界、色界的生命都是由“五蕴”所构成。至于无色界,因为没有形色,所以没有“色蕴”,只由“四蕴”所构成。

   现在,这段原文的“名色托生诸有”,这个“诸有”,因为对应着“名色”--也就是“五蕴”,所以它不包括“无色界”。同时,这里的“名色”又因为指的是上面那段的羯罗蓝,所以,它所对应的“诸有”,就只限于“欲界”的各种生命,只有十四有了。

   现在我们回过头看这段原文,释迦牟尼佛说,五蕴聚合,构成了痛苦、烦恼的生命。不管这个小小的胚芽托生到那个生命领域,福报再好,痛苦再少,我都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欢喜、赞叹。为什么呢?因为,只要生在三界里面,就是痛苦的。

 

   譬如粪秽,少亦是臭。如是应知,生诸有中,少亦名苦。

   好比脏臭的粪便,即使再少量,也是臭的。同样道理,只要在六道中,不论生在那一界,烦恼再少,也还是不究竟,还是没有脱离痛苦。

   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有进一步的解释。

 

   此五取蕴,色受想行识,皆有生住增长,及以衰坏。

   所谓“五取蕴”,也就是“五蕴”。“取”就是求取、执着的意思。在小乘里,“取”是“烦恼”的代名词;在大乘的唯识里,“取”是“贪爱”的代名词。总之,执取在贪爱的烦恼中,就是“取蕴”的意思。

   前面说过,生命是五蕴的组合,而五蕴之间又相互为缘,都在生、住、增长、衰坏的变化中。

 

   生即是苦,住即是病,增长、衰坏即是老死。是故难陀,谁于有海,而生爱味?卧母胎中,受斯剧苦。

  所谓“生即是苦”,简单说,“生”,本身就是苦。生命受了许多条件的限制,不自由,而且不圆满;况且,既由“五取蕴”而来,所谓“有求皆苦”,除非解脱了所有结使,跳出三界,否则所有的“生”,都是痛苦的。这就是“生即是苦”。

 

   所谓“住即是病”,只要这个生命存在,不论色。

   受、想、行、识那一蕴,都带来许多不完美的种子。所以说“住”本身就是病,有心病,也有身病。

   再下面,“增长、衰坏即是老死”。所谓“增长衰坏”,用现代医学术语,也可以说是新陈代谢。细胞、组织不断更新,不断成长,同时也一天天老化,一天天趋向死亡。所以庄子早就潇洒的说了“方死方生,方生方死。”看通了这一点,对生命当然就少些贪恋,少些幻想与执着,也就少些烦恼和痛苦。只是,理论上虽然如此,事实上恐怕还是“看得破,忍不过。”就如袁太老师(焕仙)所说,“五蕴明明幻,诸缘处处痴。”

   而释迦牟尼佛在这里,依然苦口婆心的说:难陀啊,弄清楚生命怎么回事,谁还会爱恋不舍呢?更何况,一进入母胎,就受着极端痛苦的煎熬。

   下面他就要对胎儿在母体里的成长、变化,作更进一步的介绍。同时,我们拿现代医学的研究报告作一对比,会发现非常有趣的类同。

 

 

Tags: 中阴身 入胎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3/3/3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胚胎学:胎儿发育过程(1-8周) 下一篇生命奥秘:中阴身入胎因缘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冠心病人可以多喝普洱茶吗
一直以来,茶叶都是公认的保健饮品:绿茶抗衰老、红茶防蛀牙、普洱助减肥、苦丁能清火……而对冠心病人...
医生提醒 凉茶降火但不能胡乱喝
近期持续酷热的天气带旺了佛山大街小巷的凉茶铺。人们纷纷饮用凉茶以解暑降火。然而医生指出,婴儿和脾...
信阳好茶为何没人要
斗茶现场  做茶叶23年的信阳茶农赵先生近日忧心忡忡,他的茶叶库存已超过2000斤,急于脱手。昨日下午...
失望苦闷喝杯乌龙茶
唐代药学家陈藏器在《本草拾遗》中曰:'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说到茶对'心病'的'药理'功效,...
民间药茶一览表 值得收藏
枸杞生地茶原料:枸杞5g、生地3g、绿茶3g、冰糖10g.用法:用250ml开水冲泡后饮用,冲饮至味淡。功能:...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