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建民:静心品茶
日期:2011-02-06 浏览:432次 
郁建民:静心品茶

  郁建民:静心品茶

  中国茶,历史悠久。诗词曲赋,随意道来,便是一首首茶的史诗。

  茶蕴灵性。许多名茶都产于灵山妙峰,承甘露芳泽,蕴天地精气,秉自然清灵。名山寺院出名茶,苏州碧螺春原名“水月茶”,产于洞庭水月院;虎丘产上等贡茶,色白如月边云,因名“白云茶”。连著名的紫砂壶陶壶也创制于明代宜兴金沙寺老僧之手。因此,茶了无尘俗气,纯洁淡泊。

  茶需慢品。有位静参道士,曾把茶的品等分为香、清、甘、活四种。“香而不清,犹凡品也;再等而上,则曰甘,香而不分,则苦著也。再等而上之,则曰活,甘而不活,亦不过好茶而已”。

  茶本身有品,饮之更需品。在茶香袅袅之时,细酌慢品,深思遐想,飘逸雅致的韵味便会给人带来澄净平淡的心情,散化心中的郁闷。手握精致茶杯,轻抿一口,醇和馥郁,直透脏腑,顿感神清气爽,闲怡舒适。

  茶中有品位。古时每当士人相聚,迎宾待客,必然烹茶,品茗清谈,吟诗联句,茶诗、茶词、茶画,佳作迭出。文徵明有《惠山茶会图》,画出了古代文人以茶会友的浪漫。郑板桥曾描述饮茶会友之乐:“坐小阁上,烹龙凤茶,烧夹剪香,令友人吹笛,作《落梅花》一弄,真是人间仙境”。卢仝《七碗茶歌》诗中说:“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当一杯名茶在手之后,神思飞扬,如泉而涌,奇情异想流注于笔端,于是一首首茶诗、一篇篇美文便创作出来。

  茶中有禅意。品尝生活滋味,哪能一味浅尝辄止?是“牛饮”,还是一“醉”方休,各有各的风范。茶中有禅意,意就在于那种天地大道般高远而空灵的意境。茶的升降浮沉,恰如世事;茶的由浓而淡,恰似人情;茶的滋味各异,犹如旅程。茶需静品,禅需静心,生活就得平心静气,用感觉沏茶,用静心悟禅,用淡泊名利之心来面对生活,不也就悟得了几许禅机吗?

  茶中有文化。有人集巧思妙意,将茶拟成对联,寄寓人生。杭州西湖龙井有一茶室,名曰“秀翠堂”,门前柱有一副茶联:“泉从石出情宜冽,茶自峰生味更圆”。珠海市南山山径的茶亭悬挂一副茶联:“山好好,水好好,入亭一笑无烦恼;来匆匆,去匆匆,饮茶几杯各西东。”最有趣的恐怕要数这样一副回文茶联:“趣言能适意,茶品可清心。”倒读则为:“心清可品茶,意适能言趣。”在这样的地方饮茶,一定别有一番情趣吧。

  滚滚红尘,碌碌苍生。宇宙无限,人生苦短,在纷繁喧嚣的世事中,我们何妨选择合适的时间,静下心来品品茶,把心变成一壶茶,包容百味,吐故纳新。(郁建民)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中国茶道的精神元素 下一篇福建安溪茶业:启动国际战略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林俊杰西安偷闲品茶 最想演吕布期待吴宇森点将(图)
亚洲歌坛新天王林俊杰发行了个人新专辑《jj陸》后现已在内地开始宣传.近日,他受邀到古都参加50周年电...
品茶要“稍等”
如今,爱品茶的人是越来越多;以茶会友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却不容易喝到好茶了。品茶要“稍等”不管你...
张铁林与陈忠和两聚“凤山”品茶
张铁林与陈忠和两聚“凤山”品茶(图)让安溪铁观音走进千家万户——揭秘《凤山茶歌...
品茶六境和三得
古人饮茶注重六境:择茶、选水、佳人、配具、环境和饮者的修养,其核心都在把握一个'品'字,十分强调饮...
“云林茶会”品茶吟诗参悟人生
灵隐秋暮,阵阵清凉,安静神秘,大雄宝殿前,香炉青烟缭绕,烛光遍布四周,茶香四溢,禅意甚浓。11月11...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