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专家告诉你:不可不知晓的安化黑茶千两茶知识
日期:2012-10-17 浏览:474次 
黑茶专家告诉你:不可不知晓的安化黑茶千两茶知识

  说到湖南特产安化黑,不得不提顶级珍品千两,被冠以“世界王”的美誉,凡初见千两者都会被它古朴大气的外形给震撼一把,时间处久了,感受品随岁月慢慢发酵愈发醇熟的味道,就越发能把玩个中的乐趣,这也是众多资深藏家视千两为心头好的原因。

  安化千两集万千宠爱,但是真正了解的并不多,尤其是新友在选购以及品饮收藏过程中难免会有相关疑问,为此记者特向中国知名黑专家、怡清源总工程师张流梅女士求解一二。

  黑专家张流梅女士(图中)介绍安化千两

  1.千两真的就是一千两重吗?

  答:按古秤有一千两重.最早的千两每支净含量为古秤(16两为1斤)1000两(31.25kg),由此而得名。怡清源千两净含量为36.25kg/支,合72.5斤。

  2.花卷就是千两吗?

  答:不一定。有人习惯将花卷称为千两,其实千两应该是花卷中的一种。花卷包括万两,千两、百两、十两等。一是因其原料黑毛中有花白梗;二是因其外包装用竹篾篓织有菱形花纹,成身有捆压成的花纹;三是身呈圆柱形,像一本卷起来的书卷,花卷由此而得名。

  3.花卷就是花砖吗?

  答:不是。花砖是由花卷演变而来,其砖面印有花纹。先有百两,后有千两

  4.为什么安化千两被称为“世界王”?

  答:因其体积、重量最大;安化千两是全世界独有的品,因其造型最古朴,单件最重大,工艺最神秘,功效最神奇,被誉为“世界王”,“世界只有中国有,中国只有湖南有,湖南只有安化有”。

  5.千两那么大,是怎么加工出来的?

  答:安化千两是依古方纯手工筑制.以竹黄、棕叶、蓼叶为包装,由八个精壮男子经过蒸、灌、绞、压、捶、滚、箍等几十道工序加工成型,成型后再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日晒夜露,自然晾干,吸日月之精华,纳天地之灵气,方能成就其绝佳品质.

  6、千两为什么要用“竹黄、棕叶、蓼叶”包装?

  答:千两包装与产品同步生成,是天下唯一非后包装产品. 第一、双向调节体温湿度.可防止在长途运输中日晒雨淋使叶发霉变味或失去原有的香味,在干燥条件下又可向体输送少量水分,保证其品质;第二、叶充分吸收蓼叶等包装中特有的清香,风味独具.

  7.千两那么大、那么硬,怎样取

  答:剪开篾篓撕去棕片后,需要剥开紧贴于胎的蓼叶,然后用锤子和锉子撬取叶备用,也可先将千两锯成饼方便用刀撬取;此外怡清源千两系列还有颗粒装,便捷取用。

  8.千两怎么冲泡

  答:冲泡安化千两宜选用粗狂大气的具,如紫砂壶壶(厚壁、敞口为佳)、汝窑等,也可选用如意杯,一般用沸水冲泡;也可煮饮.还可加入糖、盐、奶、水果丁等调饮.夏天可冰镇饮用,凉爽解渴。

  9.千两能放多久?怎么保管?

  答:可长期保存,保存越久价值越高.在清洁、防潮、无异味的条件下自然贮存.

  10.千两系列产品包装上的生产日期就是整支千两生产日期吗?

  答:不一定,生产日期是指最终加工成成品的日期,有的是再加工产品,如千两饼、千两颗粒等均是以千两为原料再加工而成,其千两原料的生产日期比再加工成品标注的生产日期还要早。

  11. 千两、百两、十两哪个适合收藏?哪个更适合送礼?

  答:都适合收藏和送礼,相对而言千两更具有收藏价值,收藏镇宅,送礼大气;百两、十两古朴便携,纪念送礼两相宜。

  12、怡清源千两质量有保证吗?

  答:怡清源黑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中国唯一黑出口认证单位:安化怡清源黑销往俄罗斯、乌克兰、美国、加拿大、沙特、迪拜、英国、法国、德国、波兰,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茶圣居”冠名海峡两岸茶王擂台赛 下一篇温泉乡联席村千余株古茶树给村民..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菊花茶变色 专家提醒购买菊花要注意
近日,爱喝菊花茶的郝女士新买了一些白菊花,但泡出茶的颜色却是深绿的,和腊八蒜的颜色差不多。专家指...
黑茶能有效缓解身体疲劳
疲劳的最直接和最客观的表现是运动耐力的下降,慢性疲劳已成为困扰人类正常工作和生活的一种疾病现象。...
“肉食动物”应该多喝黑茶
与其他类型的茶叶相比,黑茶中茶多糖含量最高、活性最强。前苏联学者b·a萨姆达克最早报道了茶多糖的药...
常饮黑茶可改善血循环缓解亚健康
机体氧的供给和代谢主要是通过红细胞系统来完成的。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或红血细胞,是血液中最多的一种血...
湖南黑茶 茶叶现代养生先行者
何谓养生,概括地说就是对生命和身体的保养;即采取适当措施颐养身心,增强体质却病延年。其反映了预防...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