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价格5年翻番 “二元收益”亟待调整
一方面是春茶价格持续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上扬,短短几年时间就翻了一番,另一方面则是茶农收入增长缓慢,依然"不见钱".记者对广西、安徽、江浙一带的茶叶市场进行采访时,众多茶农、茶商道出了自己的心声:茶产业链条上城乡"二元收益"的现状亟待进行相应调整。
三大效应引发成本持续飙升
劳动力成本上扬、农资价格上扬和资金成本上扬三大因素,这是我国茶叶价格上扬的三大主因。业内人士预计:绿茶价格将比去年上涨15%-20%,红茶价格上涨幅度有可能更高。
来自广西、安徽和江浙等茶叶主产区的消息:受今年初春低温多雨特殊气候影响,各地春茶开采时间均较以往推迟了10-15天,多的甚至超过20天。
开园迟,意味着以"明前茶"为代表的高档茶产量迅速减少,而且质量也不及往年。"明前茶"专指清明节前所采摘、制作的茶叶。
广西茶叶协会会长郭异告诉记者,广西每年3月1日之前采摘的茶叶为春茶,今年春天长期低温天气抑制了茶叶生长,气温快速回升之后,嫩芽迅速飙升,造成茶商和茶厂集中采茶压力陡然增大,劳动力供不应求情况较为严重,随之而来的劳动力成本也陡然上涨。广西、安徽的采茶工人工资,已从2011年的每人每天70-80元,上涨到每人每天100元,而且还要包吃包住,报销往返车费。
黄山毛峰原产地黄山市徽州区富溪乡乡长余荐鹏说:"从2月底开始,乡里的茶农们就紧锣密鼓地招聘采茶工,每名采茶工要求预付定金200元。"
农资价格上扬是茶叶价格飙升的第二层因素。徽州区茶叶站站长蒋志文告诉记者:有机肥和生物农药今年售价较去年上涨10%以上,每亩茶园仅这两项就要增加投入50多元。
资金链条的紧张程度也使得茶商放慢了收购茶叶的步伐。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广西南宁成名的长裕川茶庄,一方面是由于对茶叶质量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把资金投入到更高品质的茶叶中去,今年以来尚未收购茶农采摘的春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