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普洱茶在价值提升道路上摸索前进
从被资本爆炒到价值回归,近10年来,云南普洱茶一直在风口浪尖寻求价值提升的有效途径。或许,普洱茶价值的提升将在它的新一代深加工产品--普洱茶茶膏上实现突破,"茶膏能实现普洱茶饮用的通用性。"普洱茶膏生产企业--云南贡润祥茶叶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光辉向记者揭示了茶膏对普洱茶价值提升的根本所在。
寻找
一直以来,普洱茶都以其固有的制作方法和饮用方式成为云茶产业的中流砥柱,但也因此具有了典型的地方性茶品特征,也注定了其市场发展的局限性。"大家都认为普洱茶好,但为什么不能像立顿那样全球通买?根本原因就是没有立顿的通用性。"云南普洱茶企业很早就看到了其中的奥秘:其一,口味恒定并要被更广大的消费者接受,其二,饮用要足够方便。对于云南普洱茶企业来说,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改变普洱茶的饮用方式,使其具有茶饮的通用性,这成了摆在云南普洱茶企业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解决这个难题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与可口可乐类似的普洱茶瓶装快消饮料、速溶普洱茶、普洱茶茶粉、普洱茶茶珍等各种产品,但这些产品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面前黯然褪色。
据悉,基本不产茶叶的英国立顿公司2010年的全球茶饮市场销量超过了230亿元,而同年中国茶产业产值也就300亿元,去年"立顿"茶叶在中国的市场规模为88亿元,这一数字是国内上规模茶企销售收入的总和,这让具有茶叶原产地而且种茶规模全国第一的云南汗颜。根据云南省农业厅提供的数据,2010年,云南全省茶园面积达560万亩,茶叶总产量为20.73万吨。目前,云南普洱茶产能估计接近8万吨,年加工能力在200吨以上的加工企业接近100家,2010年实际加工量为5.08万吨。如何创造一个能被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所接受的通用性普洱茶产品,是云茶产业摆脱依靠出卖原料、做大做强的关键所在。
探索
贡润祥茶叶几年前就开始了探索以深加工方式改变普洱茶饮用方式之路,"我们是用实业的心态来做茶膏的。"张光辉此言不虚,在资本爆炒普洱茶时,贡润祥没有参与其中,而是在普洱茶深加工路上寂寞的探索着。在房地产火爆的数年间,张光辉顶住了房地产暴利的诱惑,把资金投往普洱茶深加工开发中。探索中,贡润祥茶叶的普洱茶价值提升之路转到了普洱茶茶膏开发上。张光辉说,贡润祥茶叶在普洱茶茶膏的现代开发技术上,投入资金1500万元,引进全球领先的小分子纳米筛选技术,融合了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等在茶叶萃取方面的科研成果,开创了以山泉水为介质的常温仿生浸提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