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翡翠加工业出现倒闭潮
国内翡翠加工业出现倒闭潮
2013/10/18 16:21:55 深圳商报
今年起,缅甸翡翠毛料公盘将从每年2~4次改为每年最多1次,这是今年6月份的消息。连日来,深圳商报记者调查了解到,正是这一调整,引发了国内翡翠行业的一场“地震”:国内市场翡翠毛料价格猛涨了三四倍,形成了一种成品价格涨幅跟不上毛料涨幅以至于“面粉贵过面包”的现象。同时,国内翡翠加工行业涌起一股倒闭潮,深圳仅三联珠宝玉石村已倒闭30多家加工企业。缅甸限采翡翠公盘随之变动全球95%的翡翠原石产自缅甸。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缅甸^***将所有的矿产资源收归国有后,为堵塞税款流失,使稀缺的翡翠玉石资源为国家创造出更多的外汇收入,于1964年3月开始举办翡翠玉石毛料公盘。缅甸规定,只有通过公盘才可交易出境,其他一律视为走私。公盘是指卖方把准备交易的物品在市场上进行公示,让业内人士或市场根据物品的质料,评议出市场上公认的最低交易价格,再由买家在该价格的基础上竞买。翡翠毛料的公盘,是翡翠毛料交易的盛事,它是较独特和公正的一种拍卖方式。公盘一般历时10天左右的时间。据了解,此前缅甸翡翠公盘交易一年有2-4次,2012年因^***改革,公盘暂停一年半。2013年6月15日-27日,缅甸翡翠毛料公盘重开,2013年仅此一次。缅甸^***控制着翡翠原石的开发,中国玉商们只能在交易市场上获得原石,即遵循缅甸^***制定的原石交易规则及价格指导线,从2011年起,缅甸^***限制翡翠开采。有消息称,未来缅甸每年最多只会举行一次翡翠公盘交易,而不再像往年那样一年数次,以此推高翡翠价格。见证了今年6月公盘盛况的深圳市天彩祥和翡翠珠宝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李海阳告诉深圳商报记者,随着缅甸公盘次数从每年2-4次到每年最多一次的变动,公盘交易机制相应做了很多调整。如参加公盘的玉石商的保证金从过去的5万元人民币增加到50万元人民币;过去参与公盘的人数控制在3万人左右,现在控制到6000人左右;原来一次公盘拍卖的原石达2万多份,今年这次公盘拍卖的原石才1万多份。而且,公盘开始对那些过去有不诚信记录的玉石商说“NO”。国内翡翠原料价格猛涨三四倍缅甸翡翠公盘似乎只是打了个喷嚏,但国内翡翠行业已然得了重感冒。“一块名为‘7947号’标的翡翠原石,起拍底价5800欧元,最终成交价却是108.9999万欧元,足足暴涨187倍。”参加了今年6月公盘的深圳三联水晶玉石文化协会会长江增祥,说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数据显示,第一次缅甸公盘成交额不足50万美元,2003年第40届公盘总成交额达1亿元人民币。正是将每年数次调整到每年一次,2013年的第50届公盘虽然参与竞拍的原石质地不如往届,但在玉石商们的追捧下,竟有200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额。缅甸翡翠公盘价直接推高了国内翡翠原料价格。李海阳告诉深圳商报记者,2013年缅甸翡翠公盘结束还不到4个月,国内翡翠原料价格平均已经上涨了三四倍,供应非常紧张。豆金怀,原金大福厂长、总设计师,雕刻天工奖获得者,目前在三联经营着“钰福缘翡翠珠宝”店,专门销售自己精心雕刻的翡翠成品。说起今年缅甸公盘以来翡翠原料价格的变动,豆金怀告诉记者:今年春节,他花10万元买了块翡翠原料。5月份的时候,他从这块原料上切下了一块,雕刻成四件翡翠饰品已收回本钱10万元,“剩下的那块已有人出到了18万元。”豆金怀说,今年5月文博会期间,他花4万元在三联买的一块原料,现在已涨到了30万元。在三联“佤城龙宝玉石公司”,深圳三联水晶玉石文化协会顾问陈峰告诉记者,去年一块能卖100万元的翡翠原料,由于今年6月份缅甸翡翠公盘的助推,现在可以卖到400万元。作者 苏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