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丹青——吴冠中绘画风格与技法欣赏
日期:2011-06-07 浏览:1326次 
不负丹青——吴冠中绘画风格与技法欣赏

吴冠中,1919年生于江苏宜兴农村。1942年毕业于重庆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7年考取公费留学法国,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进修油画。1950年回国后,曾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后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曾先后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香港艺术馆、台湾历史博物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美国底特律四家博物馆、巴黎塞纽齐博物馆等处举办个人画展数十次。国内外已出版画集和文集近百种。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常委。1990年获法国文化部文艺最高勋位,1993年获巴黎市勋章,2002年入选法兰西学士院终生通讯院士。2003年被中国文联授予金彩奖。

龚乐天藏

在当代中国画坛,吴冠中堪称是一位十分复杂但颇具影响力的人物。在艺术上他敢于创新,他创新发展的“彩墨画”前无古人,独树一帜;同时他也是位“市场明星”,他的画作在海内外拍卖市场上屡创天价,成交不菲;一幅油彩画《长江万里图》以5712万元的惊人高价成交,创造了当代画家拍卖的新天价,成为第一个突破5000万元大关的当代画家,堪称艺术品市场上的一段传奇。

吴冠中在当代画坛到底是一个什么位置?在近百年中国绘画史里究竟是一个什么角色?吴冠中毫无疑问是当代中国绘画界首屈一指的大师。放在百年画坛里,也应有其一席之地。这一点,不仅画家吴冠中本人是自信的,历史也会做出公正的评价。

吴冠中 ^***末期作品(1972年)漓江幽篁(59x59cm) 龚乐天藏

应该清楚,给吴冠中带来“大师”地位的显然不仅是他的油画,而更多地是给他带来很大争议的“彩墨画”。严格说,吴冠中的油画并不差,但凭此赢得“大师”地位还远远不够。熟悉百年美术史就会知道,在中国靠油画扬名立腕的大师凤毛麟角,远不能同中国画相比,毕竟油画还是一个只有百年历史的“舶来品”。

中国画在吴冠中以前,还是以“笔墨”、“传统”、“文人画”主导江山,但吴冠中一出,却用他的“彩墨画”将这些统统颠覆了!在吴冠中之前,他的老师林风眠在“中西合璧”改造中国画方面曾做过不少有益的创新尝试,但吴冠中的“彩墨画”无疑走得更远!在“色彩”和“构成”的探索上,吴冠中的成就比林风眠更大一些。

很多人认为,吴冠中画的“彩墨画”根本就不是“中国画”,因为画中完全没有一丝半点传统笔墨技法表现可言。有的画家斥之为“水彩画”,有的则讽之为“三不像”,拿着板刷胡涂乱抹一气,更有的干脆骂他“玷污中国画”。这些年,吴冠中的“彩墨画”在绘画圈里确实一直伴随着很大的争议。

搞明白这个问题,必须弄清楚,中国画风格的创新大体有两种,即“画种内的创新”和“画种外的创新”。所谓“画种内的创新”,即画家发明一种自家“皴法”,如傅抱石的“抱石皴”;或形成一种流派和样式,如李可染的“李家山水”;或独创一种新的技法,如陆俨少的“勾云法”等。这些都无外乎在画种内“变来变去”。另一种创新就是“画种外的创新”,即从其他外来画种中寻找手法、汲取营养。吴冠中的“彩墨画”就属后一种。

徐悲鸿曾给中国画创新注入了“写实”、“素描”的血液,而吴冠中则给中国画带来了“色彩”和“构成”的活力。吸收借鉴其他画种的长处,只能使中国画改革的路越走越宽,要允许画家大胆尝试,拿板刷在宣纸上创作当然也可以是“中国画”,工具不是问题,关键是水平。

应该看到,在国内凡“画种外的创新”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获得承认的。早年林风眠的“中西合璧”曾备受非议,但现在谁还质疑他的画不是“中国画”呢?吴冠中的“彩墨画”也同此理。什么叫“正宗的中国画”?这种提法本身就很幼稚无知!吴冠中的“彩墨画”是一种新中国画,它不强调“骨法用笔”,它突出色彩、水墨、对比、构成,是一种“中西杂交混血”,但表现的仍然是正宗的“中国情调”。站在发展的角度看问题,吴冠中的“彩墨画”当然是中国画,而且他独树一帜的彩墨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将占有非同寻常的地位。

吴冠中的画作,当前的拍卖市场行情基本上是油画每平方尺200万元左右,彩墨画(普通)每平方尺40万元,精品每平方尺80万元。这样一个价位,对于中国顶尖级画家来讲,并不算太贵、太离谱。尽管市场上拍卖的作品达2400件,但除去重复拍卖和赝品的数量,真品不过千幅左右,其中大尺幅画作不足百件,精品仅50件左右。更由于自上世纪90年代末吴冠中本人就不再卖画,流向市场的极少,目前市场流通的绝大部分都是上世纪80年和90年代的作品,六七十年代的作品较少,多是些油画。在经过充分的市场换手后,目前吴冠中的画作市场行情稳定性较高,抗跌性很强,未来精品的升值空间依然不小。

在20世纪后半叶至当代的中国美术发展历史上,吴冠中先生是一位作出杰出贡献的艺术家和美术教育家。他视艺术为生命,几十年来,无论身处何境,都对艺术抱以至高的理想和真挚的热爱,以一个真正的艺术家的无畏胆略和率真性情,在丹青事业上做不懈的追求与探索。他的创造,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积累和艺林景象增添了宝贵的财富。

吴冠中先生身上最可贵的品质是秉承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优秀风范,把艺术创造作为一种文化责任,自觉担当起超越传统、开拓创新的使命。在复杂和变迁的文化环境中,特别在亲历中西文化相互碰撞激荡的人生旅程中,他始终以中国文化为根本,吸收融化西方艺术,形成了中西绘画意蕴贯通融合的独特成果和崭新经验,彰显了独立的学术思路和中国艺术精神的时代新质。

文化眼光到创作眼光,吴冠中先生的艺术体现了他对自然与生命的关切。他的绘画始终以祖国的山川风采和家园景色为主题,在自然面前感受万物的生机,体验生命的哲理,抒发胸中的块垒,表达发现的欣喜;他在艺术形式上的敏感和坚执形式创造的信念使得他大胆打通油画和水墨画的载体界限,在具象与抽象两种绘画形态之外,创造出意象的艺术境界,使“写意”的中国传统艺术语言以现代的方式展现出来,获得无限的可能性。他基于丰厚的学养和深度的思考,革故鼎新,秉事论理,阐发了大量富有个性的理论见解,在当代中国美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反响。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在油画收藏中学习油画知识 下一篇“梦想画室” 走进山区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一位篆刻艺术家的茶之恋——访著名篆刻家骆芃芃(图)
著名篆刻家骆苖苖  知道骆苖苖这个名字,是她2000年出版的《中国茶馆》一书。后来,在茶界的一次研讨...
矢志技术创新,促进茶业繁荣——记四川茶叶发展奠基人之一裘览耕先生
  裘览耕,1919年4月出生于浙江省嵊县雅璜村一个贫苦茶农家庭。1937年3月,18岁的他考进了浙江省茶业...
茶瓷文化的传承者——访北京紫陶阁商贸公司总经理董宁(图)
董宁(左)与著名表演艺术家姜昆合影。  在北京大兴区廊垡镇的一个大院内,整齐地排列着一排排整洁而...
古稀之年难舍茶情——记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徐南眉(图)
2007年11月17日,徐南眉在沪浙两地老年茶艺交流会上介绍茶艺知识。  无论怎么看,徐南眉老师都不像七...
评茶人生——记国家高级评茶师陈郁榕(图)
  与所有的评茶师一样,陈郁榕也有嗅觉灵敏的“狗鼻”和味觉敏感的“猫嘴”。每次评茶,只见她轻轻地...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