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31枚老茶章首次面世 百年遗物见证茶叶码头兴衰
日期:2014-08-13 浏览:191次 
武夷山31枚老茶章首次面世 百年遗物见证茶叶码头兴衰

  8月11日,赤石镇瑶珍厂,刘水生(右一)、刘水兴、刘水才(左一)三兄弟展示家族用于为叶分类的章。家族叶生意历经100多年,用过31个章 特派记者胡冬冬 发自福建武夷山

  中俄万里道,汉口是起点。汉口并不产,但叶贸易繁荣,四方叶云集,其中,武夷山是一个重要来源。

  在福建武夷山地区,下梅、赤石、星村三镇均为生产、运输武夷的重要码头。11日,记者来到梅溪汇入崇阳溪处的赤石村,探寻古迹文物。

  听镇民介绍,1998年洪水,赤石古街几乎全被淹没,村民大多迁到由^***统一规划的“赤石新村”。记者眼前,商旧宅院杂草丛生,溪边19座运码头都已废弃,溪上舟来楫往的运景象只能想像。

  机缘巧合,记者在刘氏“万里瑶珍”厂,见到了武夷岩茶瑶珍号的31枚章。它们为瑶珍号第12代传人刘水生、刘水兴、刘水才三兄弟家传,此前隐于民间,一直不为外人所知。

  “这套老章,由瑶珍厂于清代中期所作,是目前武夷山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古章。”武夷山市乡土文化研究会会长邹全荣说,它们见证了赤石叶贸易的百年兴衰。

  17-18世纪,南北道跨国运走武夷

  记者看到的这31枚章,有的是木头制成,有的则是牛骨材质。最大的一枚,长6cm,宽3cm;最小的长宽不超过3cm。

  刘水兴介绍,厂从旗下加工商处收回制作好的叶后,会盖上“章”,进行销售。印章上的文字,代表不同的厂名和叶品种。

  瑶珍号是当地大商,拥有众多名品,为武夷名茶正山小种红茶“瑶珍号流香涧上小种”的出品方。印章上,品质优良的叶还附有特殊标示。

  邹全荣说,瑶珍号章繁复的名号,正是当年武夷市繁荣的见证。

  他介绍,17-18世纪,福建武夷山的叶有一南一北流通途径:一条通过陆上叶之路,由晋商等辗转贩卖,到汉口再销往俄罗斯;另一条则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南下,经荷兰商人之手,贩至英法等欧洲国家。

  “半斤可以卖半两黄金”,刘水兴说,18世纪末,武夷出口总量逾10万公斤之多。在欧洲,“武夷”二字被当做中国的通用代称,极负盛名。当时英国王室甚至明确规定,武夷正山小种红茶,为女王专用饮品。

  19世纪,赤石镇成武夷市中心

  瑶珍厂位于赤石古街上。邹全荣介绍,清代中期,广东潮州人杨瑶珍随着广东、闽南的“大部队”来到赤石,创办了这间厂。

  1844年《中美五口通商章程》签订,1853年福州港开辟,闽北产区到福州“一水可通”。凭借更优越的地理位置,赤石逐渐取代下梅,成为崇安地区(今武夷山市)的市中心。《崇安县志》载:“武夷市集原在崇安下梅,光绪后,市由下梅而移赤石。”

  “赤石有‘小上海’之称。”邹全荣介绍,清末,赤石市内行如林、商号如云,清^***在这里增设赤石驿。外地商人来武夷山买,各厂的包头、戏班班主会前往赤石码头迎接。最盛时,河边共有19座码头,酒馆、妓院林立,比崇安县城还热闹。除晋商等北方商外,南方的商人也纷纷北上,在赤石开厂置业。

  他说,当地人称赤石为赤石街,因人口聚集称为镇,商贸繁荣称为街。每当到了季,“日有竹筏百条、船只百艘运输叶”,呈现“竹筏连云上百张,一篙归去日沉西”的盛况。

  民国之后,瑶珍几经起落

  收藏章的刘氏家人,并非杨瑶珍直系亲属。民国时期,瑶珍厂与集泉、泉苑、奇苑、文圃一起,同列武夷山五大庄。刘水兴祖父刘建章从老家闽西的沙县来到武夷山,在瑶珍厂做学徒,逐渐升为技术质量总监。

  刘水兴讲述,抗战时期,武夷山许多企业由于水路被战火阻断,纷纷倒闭。瑶珍厂却凭借雄厚的实力躲过一劫,还收购了沿线多家中小场。

  新中国成立后,武夷山所有私营企都收归国营并入崇安厂,1950年改为中福建省公司崇安试验场,章被刘建章保管在家中。2006年,刘氏后人重新创立“万里瑶珍”品牌

  “父亲告诫我们,要好好保存这些章。”刘水兴说,章经过了土地^***、十年“^***”,从未损坏丢失,只是再未拿出使用。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茶春分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徐会建的“茶人梦” 下一篇陕西平利叫响四个“国字号”茶叶..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第五届“中国茶乡杯茶王赛”武夷山市星村镇举行
图为茶界专家品鉴茶王。...
福建武夷山的饮茶习俗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福建武夷山,不仅山水迷人,而且此间'大红袍'、'正山小种红茶'以及山间绿茶同样令...
2012武夷山天心岩茶村民间斗茶赛开赛
武夷山天心岩茶村民间斗茶赛茶艺表演武夷山天心岩茶村民间斗茶赛开幕式中国经济网福州8月20日讯(记者石...
武夷岩茶的保存与注意事项
对于一个喜爱饮茶的人来说,不可不知道茶叶的保藏方法。因为品质很好的茶叶,如不善加以保藏,就会很快...
紫砂壶和武夷岩茶的历史巧合
清康熙年间崇安县令陆廷灿在《续茶经》一书中引用王草堂的《茶说》中的一段文字:「武夷茶自谷雨采至立...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