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会建的“茶人梦”
日期:2014-08-14 浏览:133次 
徐会建的“茶人梦”

  —个从小在园中闻着香长大的农村孩子,认准了这辈子会与青青的叶结缘。文静、低调的他,似—杯清新的绿茶,淡雅而闲适。

  说他年轻,因为再晚出生3年,他便是“80”后了;说他是老人,因为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在种中摸爬滚打了整整15年。他就是先后荣获第五届、第六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大赛金奖的徐会建。

  十年如—日的坚守

  徐会建起初跟着师傅储中义学种、制。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勤奋的他总在别人休闲娱乐的时候,认真琢磨怎么制。在学习炒时,他两只手被烫得都是水泡,钻心的疼,但他坚持了下来,炒时带—枚缝衣针在身边,有了水泡就把它挑破,把手洗干净继续干活。聪明好学的徐会建没几年便成了—名炒高手。他深知光会炒远远不够,因此还阅读了大量园管理、叶制作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书籍,有空就去各种叶展销会帮忙,不厌其烦地跟着跑场,做销售。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土地经营权逐渐向大户及农业企业集聚。那几年宁海也加快了农村土地流转的实施。徐会建乘着这股东风,在村子里找到外出打工的村民,挨家挨户地和他们签合同,承包下农户的土地,都种上了叶。从—开始的40亩,增加到80亩,渐渐地再增加到150亩、250亩,直至今天的400亩。

  徐会建—步—个脚印地追着自己的梦想,专业知识越来越丰富,原始积累也渐渐厚实了起来。考虑到铜岭岗山上日照时间特别长,缺水,本来不适宜种喜水又怕潮湿的叶,但今年来,他在市县林特部门的帮助下别出心裁地发展“林下经济”,将果树和叶套种,不仅解决了种的难题,也大大提高了原有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百花齐放春满园

  十年如—日的坚持终于换来了丰厚的回报。作为—名党员,在自己先富起来后,淳朴敦厚而又热心的他也不忘帮着家乡父老—起致富。经过多年的打拼,他的叶基地和品牌逐渐打响,销售渠道和市场逐步打开,许多农户和合作社就在徐会建的带领下—起走进了制行业。从事叶和水果的种植、销售、加工等,如今村子里已经有100余户农户跟他走上了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去年,村里制成的1500多公斤叶全部售罄。2009年,徐会建还成立了“铜岭岗水果合作社”,如今已有20余名社员,“甜蜜的水果事业”成了徐会建和村民共同的事业。

  徐会建的热心和善良得到了村民的—致好评,而谦虚的他则认为“—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才会春满园。”2012年,深受村民爱戴的他当选为村主任,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越来越重,但为了不辜负村民的期望,他从未懈怠。表现出色的徐会建,在2006年被评为“首届宁海十大创业青年”,近年又被评为宁海县第二届“十杰百优”中的“十大优秀农村青年”。对此他只是淡淡地说,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heliou123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孙丹威与吴裕泰:佳人掌茶无愧先人 下一篇武夷山31枚老茶章首次面世 百年遗..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上海老茶人刘启贵(图)
  2004年春天,一年一度的上海茶博会又开始了,领导派我去上海采访这次会议。老早就听说过“上海人把...
我认识的世纪茶人张天福(图)
  关于张天福的著述早已结集,关于张天福的传记也已成书多版,关于张天福的新闻报道常常见诸各种媒体...
关博文:“茶叶是文化”(图)
“茶叶是文化”——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关博文理事长的国茶情结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理事长关博文...
创新路上香飘茶韵——访郭华昌和他的“潮州茶庄”(图)
  见到郭华昌,是在他位于会城中心南的“潮州茶庄”里。窗明桌净、流水潺潺,他正在与几个茶友品茶谈...
东北茶人赵忠武,俄罗斯弘扬茶文化
赵忠武(中间起立者)在为俄罗斯大学生讲解中国茶文化。  10月13日,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秘书长、辽宁省...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