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丹威与吴裕泰:佳人掌茶无愧先人
孙丹威。资料图片
苏东坡云:“从来佳茗似佳人。”说来也怪,在中国,茶这个“佳人”产业似乎更多由女性执掌。孙丹威,北京吴裕泰茶庄的掌门人,这位在茶香里浸泡了几十年的女子,学的是茶叶,干的是茶叶,她带领吴裕泰走在中国茶零售的前列。吴裕泰总经理孙丹威的故事,其实就是吴裕泰这几十年迅速发展壮大的故事。
□企业历程
安徽茶商北新桥门洞发家
“打从经营的第一天起,吴裕泰就把眼光瞄准普通老百姓,同时也兼顾高端消费群体。”提起吴裕泰的历史,孙丹威表示,正是坚守这一信念,吴裕泰走过了120多年的历史。
1887年,安徽歙县的吴锡卿随一位举人进京会试,为感谢邻居对他们的照顾,他把从家里带来的茶叶送给了邻居。没想到,邻居喝过茶后赞不绝口,极力劝说吴先生摆个地摊卖茶叶。数日后吴锡卿就在北新桥大街路东的一个大门洞里摆起了茶摊,没几天茶叶便销售一空。
细心的吴锡卿发现在内城这满汉混居最密集的地方,无论贫富贵贱,人们有事没事都喜欢喝茶。吴老先生从此便正式做起了茶叶生意。他以五块银圆请老秀才祝椿年题写了牌匾“吴裕泰茶栈”,生意就这么一点点从一个茶叶摊做到一间店,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开设了十余家分号。
1955年12月10日,吴裕泰在茶行业第一个完成了公私合营的历史转折,并划归东城区副食品公司所有,同时更名为“吴裕泰茶庄”。“^***”中,改名为“红日茶店”的吴裕泰经历风雨,直到1985年才恢复“吴裕泰茶庄”原名。
菜场通讯员成吴裕泰掌门人
1985年,20多岁的孙丹威是北新桥菜市场的物价员、团支部书记,并负责宣传工作。
“每天在菜市场要转好次。”孙丹威说,计划经济时代的“统购统销”模式当时开始有所放开,吴裕泰也开始恢复自己的特色花茶拼配工艺,而掌握这一工艺核心的就是14岁就开始在吴裕泰当学徒的张文煜先生。
经常到店里看张师傅评茶卖茶,孙丹威自己也变成了个半个茶行的人,负责宣传的她有心要通过媒体让更多的人认知、了解吴裕泰。
孙丹威说:“当时所有的新闻稿都是我自己写,完了自己骑车给电台、报社送稿。”
1997年初,吴裕泰的上级单位有意要发展老字号,让吴裕泰独立成与北新桥菜市场平行的单位,并决定让刚刚从日本学习商业连锁回来的孙丹威担任吴裕泰党支部书记和经理。
最后传人去世前传授秘方
上任伊始,孙丹威就遭遇两件不顺的事情。
当时国家开始重视茶叶农残检测,要求北京市50家茶叶企业将自己的茶叶送检。但是吴裕泰当时的老店长心里没底,并没有将吴裕泰的茶叶送检。最终媒体的报道中,50家茶叶企业中只有吴裕泰一家产品没有送检,自然也就无法获得合格企业的称号。报道一出,吴裕泰生意明显受到影响。
另一件事就是孙丹威提出要连锁发展吴裕泰品牌,立即遭到了各方的反对,主要的原因就是品质难以监控。但是孙丹威还是顶着压力,于1997年6月在平安大街开了第一家直营连锁专卖店,不过效益一般。孙丹威决定在电视台做广告宣传:“13万元做了一个月。”因为广告效应,店里日均销售从1000多元翻了好几倍。
连锁店的成功让孙丹威看到了前景,至2001年5月,吴裕泰开了13家连锁店,年销售额迅速从1000多万元发展为超过亿元。
在这期间,孙丹威还拿到了一个尚方宝剑——获得了吴裕泰的当家茶品茉莉花茶的拼配核心技术。那是1998年,吴裕泰的最后传人张文煜在医院去世前的最后一小时,把孙丹威叫到身边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我不能把吴裕泰的花茶窨制传承手艺带到坟墓里,现在我就告诉你配方的秘密。”这份重托,让孙丹威真切明白自己肩负的传承与弘扬茶文化的历史责任。
□人物侧记
未来百年不能愧对前人
一直践行张老先生重托的孙丹威并没有持有吴裕泰任何股权,但是几十年的光阴,她却走遍了全国各地茶园,不是为了游览,而是为消费者甄选优质茶品。在北京找不到孙丹威的时候,她不是在茶山,就在去茶山的路上。
吴裕泰的茶香也引来投资人。2005年,拥有长安俱乐部、中国紫檀博物馆的女富豪——香港富华集团董事长陈丽华因爱喝吴裕泰的茶叶而成为吴裕泰第二大股东。改制后的吴裕泰再次腾飞,如今门店内数发展到365家,年销售额达到6亿元。
对于未来,这位在吴裕泰最早开始玩微博、微信、iPhone的老总早就心中有丘壑:在发展吴裕泰连锁店的同时,做好茶叶衍生品的开发和渗透。
目前吴裕泰已在北京、上海悄然摸索试点“裕泰东方”,这个茶叶连锁店更类似于星巴克的模式,很受消费者欢迎。另外,孙丹威还瞄准了茶口罩、茶爽口香糖、抹茶粉等。而之前开发的抹茶冰淇淋已大获成功。
当年从北新桥门洞发展起家,如今吴裕泰正在向电商之路迈进,其天猫、当当、京东会员已接近实体店会员数字。吴裕泰还将微信营销、二维码营销进行整合,百年老字号走出了时尚的步伐。
对于当年股份制改造时制定的上市计划,孙丹威认为,由于种种原因错过了2008年上市的最佳时机,其实,上市也是为了发展,如今要稳定走好每一步,让未来百年吴裕泰不愧对前人。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