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的养生文化(一)
日期:2010-04-07 浏览:1886次 
道家的养生文化(一)

   韩融元长曰∶酒者五谷之华,味之至也,亦能损人。然美物难将而易过,养性所宜慎之。邵仲湛曰∶五谷充肌体,而不能益寿;百药疗疾延年,而不甘口。甘口充肌者,俗人所珍;苦口延年者,道士之所宝。《素问》曰∶黄帝问岐伯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百岁而动作不衰(谓血气犹盛也),今时之人,年始半百,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将人之失耶?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房中交接之法),饮食有节,起居有度,不妄动作,故能形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寿过百岁。今时之人则不然,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满,不识御神,务快其心。游于阴阳,生活起居无节无度,故半百而衰也。老君曰∶人生大期,百年为限,节护之者,可至千岁,如膏之用小炷与大耳。众人大言而我小语,众人多烦而我少记,众人悸暴而我不怒。不以人事累意,不修仕禄之业,淡然无为,神气自满,以为不死之药,天下莫我知也。无谓幽冥,无知人情;无谓暗昧,神见人形。心言小语,鬼闻人声。犯禁满千,地收人形。人为阳善,吉人报之;人为阴善,鬼神报之。人为阳恶,贼人治之;人为阴恶,鬼神治之。故天不欺人,根据以影;地不欺人,根据以响。老君曰∶人修善积德而遇其凶祸者,受先人之余殃也。

   犯禁为恶而遇其福者,蒙先人之余庆也。《名医叙病论》曰∶世人不终耆寿,咸多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忿争尽意,邀名射利,聚毒攻神。内伤骨髓,外贬筋肉。血气将无,经脉便拥,肉理空疏,唯招蛊疾,正气日衰,邪气日盛矣。不异举沧波以注爝火,颓华岭而断涓流。语其易也,甚于兹矣。彭祖曰∶道不在烦,但能不思衣、不思食、不思声、不思色、不思胜、不思负、不思失、不思得、不思荣、不思辱,心不劳,形不极,常导引、纳气、胎息尔,可得千岁。欲长生无限者。当服上药。仲长统曰∶荡六情五性,有心而不以之思,有口而不以之言,有体而不以之安。安之而能迁,乐之而不爱,以之图之,不知日之益也,不知物之易也。其彭祖、老聃,庶几不然。彼何为与人者同类而与人者异寿?陈纪元方曰∶百病横夭,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多则切伤,少则增益)。张湛云∶凡脱贵势者,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死亡(非妖祸外侵,直由冰炭内煎,则自崩伤中呕血也)。始富后贫,虽不中邪,皮焦筋出,委辟为挛(贫富之于人,利害犹于权势,故 疹损于形骸而已)。动胜寒,静胜热,能动能静,所以长生。精气清静,乃与道合。庄子曰∶真人其寝不梦。慎子云∶昼无事者夜不梦。张道人,年百数十,甚翘壮也。云∶养性之道,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仙经》曰∶我命在我不在天。但愚人不能知此道为生命之要,所以致百病风邪者,皆由恣意极情,不知自惜,故虚损生也。譬如枯朽之木,遇风即折;将崩之岸,值水先颓。今若不能服药,但知爱精节情,亦得一二百年寿也。张湛《养生集》叙曰∶养生大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语,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过此以往,义可略焉。

 

 

Tags: 道家 养生 文化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1/2/2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学周易入门方法 下一篇道家经典中的养生观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茶馆·酒肆·沙龙的文化比较
我国是世界上出现茶馆最早的国家,这里所说的茶馆是指过去的茶肆、茶坊、茶楼、茶寮等,是属于传统的那...
“名人论文”茶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
文:普汉民中国是茶的故乡,在我国可谓举国之饮,雅俗共赏,老少皆宜。茶文化有长久的历史渊源和不断兴...
探讨茶文化就从"茶"字的由来开始
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但“茶”則是正名,“茶”字在中唐之前一般都写作“荼”字。“荼”字有一...
普洱张茶业对接红酒文化
普洱张茶业对接红酒文化—率先打造行业“茶标”业内人士分析,普洱张“茶标&rdquo...
汉族的饮茶文化与清饮习俗
汉民族的饮茶方式,大致有品茶和喝茶之分。大抵说来,重在意境,以鉴别香气、滋味,欣赏茶姿、茶汤,观...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