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期间饮食禁忌及要注意的问题

中医学对病人的饮食禁忌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并有系统的理论指导。根据中医文献记载,古代医家把患病期间所忌食的食物高度概括为以下几大类:
1、生冷冷饮、冷食、大量的生蔬菜和水果等。为脾胃虚寒腹泻患者所忌。
2、粘滑糯米、大麦、小麦等所制的米面食品等。为脾虚纳呆或外感初起患者所忌。
3、油腻荤油、肥肉、油煎炸食品、乳制品(奶、酥、酪)等,为脾湿或痰湿患者所忌。
4、腥膻海鱼、无鳞鱼(平鱼、巴鱼、带鱼、比目鱼等)、虾、蟹、海味(干贝、淡菜、鲍鱼干等)、羊肉、狗肉、鹿肉等。为风热证、痰热证、斑疹疮疡患者所忌。
5、辛辣葱、姜、蒜、辣椒、花椒、韭菜、酒、烟等,为内热证患者所忌。
6、发物指能引起旧疾复发,新病增重的食物。
除上述腥、膻、辛辣等食物外,尚有一些特殊的食物,如荞麦、豆芽、鹅肉、鸡头、鸭头、猪头、驴头肉等。为哮喘、动风、皮肤等病患者所忌。六大类。
另外,个别疾患,如麻疹初起可适量食用发物,如豆芽、芫荽等,以利透发等,均属例外情况。
临床上常见的寒证宜忌的原则为益气温中、散寒健脾,宜食温性热性食物,忌用寒凉、生冷食物。
热证宜忌的原则为清热、生津、养阴。宜食寒凉平性食物,忌食温燥伤阴食物。
虚证阳虚者宜温补,忌用寒凉,阴虚者宜滋补,清淡,忌用温热,一般虚证病人忌吃耗气损津、腻滞难化的食物。
阳虚病人不宜过食生冷瓜果、冷性及性偏寒凉的菜肴食物。
阴虚病人则不宜吃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酒、葱、大蒜、辣椒、生姜之类。由于虚证患者多数有脾胃功能的减退,难于消化吸收,因此也不宜吃肥腻、油煎、质粗坚硬的食物,食物应采用清淡而富于营养的为宜。
实证是指病实邪实而言,如热证、寒证中都有实证,在虚证中也有正虚邪实的。
饮食宜忌也要根据辨证情况标本兼治或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抓住主要矛盾才能配合药治而获良效。常见实证如水肿忌盐、消渴忌糖,是最具针对性的食治措施。的饮食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