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栽培技术(三十八)
日期:2011-12-06 浏览:379次 
茶树栽培技术(三十八)

3、低产茶园改造后的管理

改树、改土、改园是改造低产茶园的必要技术措施,但巩固改造成果,获得长期的经济效果,还必须依靠改造后的经常性技术管理工作,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改造的作用

(1)增施肥料

茶树在更新后,一方面萌发大量新枝需要足够营养,另一方面茶树剪口创伤的愈合同样不可缺少必要的营养.低产茶园由于茶树长期生长在同一地点,在生长和不断采叶过程中,养分损耗很多,地力较差,所以,增施肥料,既是茶树生长的需要,也是改善土壤、提高肥力的需要。据安徽祁门茶叶研究所的试验,衰老茶园在重修剪后,亩施桐籽饼100公斤作基肥,生长期再施硫酸按30公斤,连续3年,结果第一年比不施肥的增产46. 8%,第二年增产99. 9%,第三年增产95.2%。低产茶园改造后的施肥,在施氮肥的基础上,要增加磷钾肥的比重,特别是有机肥,更为重要,这样养分比较完全,同时还具有改土的作用

(2)修剪养蓬

不论采用何种修剪方式改造低产茶园,改后必须注意留养新梢,打顶养蓬,直至茶树树冠养成后,才能正式投产。

(3)合理采摘

在树冠改造后的头1-2年内,要把采摘看作是培养树冠的一项技术措施,贯彻“以养为主”的原则,切不可强采或捋采。在茶树高度未到70厘米,树幅未超过1米时,只能采用打顶养树的方法,采高留低,采中留边,采密留稀,抑制主枝生长,增加分枝密度,提高生产枝数量。只有当茶树高、幅度达到开采标准时,才可正式投产开采。如果提前开采,势必造成茶树矮小,采摘面不大,单产低,品质差,其树势很快再次衰老,达不到改造目的。

(4)病虫防治

茶树改造后,新生枝叶幼嫩茂盛,抵抗力弱,容易招引各种病虫害。因此要特别加强病虫的检查与防治工作。如在江南茶区,夏秋高温季节,新生枝叶尤其易受小绿叶蝉等的危害;对于有煤病危害的衰老茶园,在改造后仍需注意煤病的治理,以防病虫害卷土重来。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闽北水仙的栽培技术 下一篇茶树栽培技术(三十七)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大红袍茶树品种顺利通过省级2012年的审定
大红袍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茶树,生长于福建省武夷山九龙窠最后一窠岩脚下。大红袍茶之所以...
茶园茶树角蜡蚧发生与防治
角蜡蚧(ceroplastesceriferusanderson)又叫白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在我国的华南、两南、汀南和江...
茶园双线盗毒蛾对茶树的危害与防治
学名porthesiascintillans(walker)属鳞翅目,毒蛾科。异名euproctisscintillanswalker.别名棕夜黄毒...
茶树茶蚕的特征与防治方法
学名andracabipunctatawalker属鳞翅目,蚕蛾科。俗名茶狗子、茶叶家蚕、无毒毛虫等。广布全国各产茶区...
茶树茶红螨的形态特征与防治
茶树茶红螨学名oligonychuscoffeae(nietner)属蜱螨目,叶螨科。别名咖啡小爪螨、茶红蜘蛛。分布江西...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