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虫害--茶树茶梨蚧
日期:2011-09-28 浏览:632次 
茶树虫害--茶树茶梨蚧

学名 Pinnaspis theae (Maskell)异名P.theae Green 属同翅目,盾蚧科。别名茶细蚧、茶褐点盾炒、茶细介壳虫。分布安徽、江苏、浙江、广西、广东、福建、贵州、台湾。寄主 茶树、桑枝、柑桔等。为害特点 以若虫和雌成虫吸食枝叶上的汁液,受害茶树树势衰弱,发芽减少,对夹叶增多,产量下降或导致茶树死亡。 形态特征 雌虫的介壳近梨形,黄棕色至黄褐色,长3mm,前端具2壳点。雄介壳白色,长方形,两侧平行,背面具2纵沟。成虫雌成虫长梨形,浅黄或黄色,体长0.64mm左右,后胸、腹部前3节特宽大,体皱纹多,四周具短细毛;雄成虫稍小,体褐色,翅白色,触角l0节丝状。卵长0.15一0.18mm,椭圆形,浅黄色至黄褐色,卵壳白色。初孵若虫浅黄至黄色。蛹长0.58mm,长椭圆形,棕色。 生活习性 浙江、安徽年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或叶片主脉两侧越冬。翌年3月初,越冬雌成虫开始产卵至4月中旬。4月下旬一代若虫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进入盛孵期。第二代若虫在6月下旬一7月上旬进入盛孵期。三代发生不整齐,由8月中旬持续到11月。雄成虫喜在中午羽化后在叶片或枝干上爬行,找寻雌虫交配后即死亡,寿命l天。雌成虫受精后,把卵产在介壳里。产卵量18―20粒,多的达80多粒。初孵若虫从介壳爬出在枝干或叶片上爬行,经2―5小时后,选择适当部位,把口器插入吸食汁液,开始分泌蜡质覆在体背。雌虫共3龄,3龄后变为雌成虫;雄虫共2龄,2龄后变为前蛹。主要天敌有红点唇瓢虫、寄生蜂、寄生蝇等。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 茶园合理施肥,及时除草,适当剪除徒长枝和有虫枝叶,使 其远离茶梨蚧发生条件,可减少该虫发生。(2)掌握在盛孵末期至2龄若虫前喷洒40%乐果乳油或50%马拉硫磷乳油、25%亚胺硫磷乳油800―1000倍。该虫介壳薄,只要叶正反两面和枝条喷湿,均可收到较好效果。(3)加强茶苗检疫,杜绝虫源。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茶树虫害--茶树桑褐刺蛾 下一篇优质铁观音茶的采制技术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段建真:研茶树栽培,展茶树奉献精神(图)
  段建真主要从事茶学教育和研究工作。教学主要方向是茶树栽培学,科学研究主要方向是茶树栽培技术、...
福建周宁茶业局启建病虫害情报观测系统(图)
7月13日,在周宁县玛坑乡茶园自动虫情测报点,茶叶科技人员正在做茶园病虫害情报观测。西湖龙井资讯平...
西双版纳:南糯山800年古茶树仍有茶可采(图)
7月1日,哈尼族茶农梭勒在自家古茶树前采茶叶,梭勒家的古茶树高约6米,树干周长1.6米,已经生长了800...
西双版纳800年古茶树还可采
  7月1日,哈尼族茶农梭勒在自家古茶树前采茶叶,梭勒家的古茶树高约6米,树干周长1.6米,已经生长了...
茶树虫害--茶树台湾黄毒蛾
学名porthesiataiwanashiraki属鳞翅目,毒蛾科。别名毛毛虫、刺毛虫。分布在台湾、冲绳等地。寄主茶、...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