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形茶机制工艺
日期:2012-02-29 浏览:426次 
针形茶机制工艺     针形茶的种类较多,目前这一类产品在市场上有较好的发展趋势,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针形茶的加工工艺流程,可归纳为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初 烘一摊晾一整形一足干。
杀青:针形茶的杀青多采用微型滚筒杀青机。开机后开始加温,待简体进口约20厘米处温度上升至120~130℃、手 感到灼热,出口温度约80~90℃时,方可投叶,此时放入的 鲜叶会产生“噼吧”声响。刚投叶时,应先投入2~3大把, 约300~400克,接着以小把(约50克)匀速投入。同时,打开筒体出口下的吹气风扇,使出筒体的叶子迅速冷却。出叶后 观看杀青叶是否杀透杀匀,以调整进叶速度。投入鲜叶速度的 快慢,以观察筒口有少量水蒸汽直冲上升为依据。投少则易产 生焦边,投多则杀青叶含水量太高,偏嫩,筒体出口处水蒸气太多,易使杀青叶粘附在出口处,产生焦叶。微型滚筒杀青机的台时产量:30型小叶种早春茶控制在25~28千克,晚春茶和秋茶30~35千克,夏茶35~40千克:40型小叶种早春茶控制在30~40千克,晚春茶和秋茶控制在50~70千克,夏茶70~100千克。如是大叶种,因鲜叶含水量较高,杀青机的台时产量应降低,一般是小叶种的80%左右。如是全芽,因芽的含水量比叶高,因此,其杀青速度也应放慢。且大叶种的芽比中、小叶种的芽含水量高,其杀青速度只有正常速度的50%,即用30型的微型滚筒杀青机,台时产量控制在12~14千克。采用微型滚筒杀青机,杀青时间约为1分30秒左右,杀青叶的失重率在30%~40%之间。杀青适度的杀青叶其色泽由青绿转变为翠绿,青草气转变为良好的茶香,梗子折之不断,手握成团,抛之即散。
冷却:加工名优茶,非常讲究色泽,杀青出来的鲜叶虽有风机吹风降温,但还应及时摊开,切忌堆积,否则闷黄变味,失去了名优茶的价值。
揉捻:针形名优茶的加工大多不经过揉捻,也有部分采用揉捻的,但一般不加压,且采用小型揉捻机,揉的时间也很短,一般在3~7分钟之间,一次完成。
初烘:利用小型自动烘干机,采用薄摊快烘的方法。进风气温掌握在130~140℃之间,烘干时间中小叶种为3~4分钟,大叶种为5~6分钟,失重率掌握在30%~40%之间,此时在制叶的含水量约为30%左右。从烘干机出来的叶子应立即摊晾散热,冷却后回潮15~20分钟。
整形:呈芽形的针形茶,整形采用往复式理条机,温度控制在100℃左右,每槽的投叶量60~80克,必要时可加重量较轻的加压棒,在不压扁茶叶的前提下,保证芽头更挺直,时间约5~8分钟,待芽头变直即可出锅。呈松针形的针形茶,整形多采用6CRJ-24型和6CRJ—14型等精揉整形机。搓板温度掌握在70~90℃,投叶量14型的每锅3~4千克,24型的每锅6~8千克;时间为40~50分钟。在制叶在精揉整形机揉手的不断作用下逐渐被理直炒紧,呈松针状,待含水量降至10%~12%时出锅。
足干:已成形的茶叶需进一步干燥,以利品质的保持与贮藏,足干也采用小型炒干机,进口温度控制在90~100℃之间,此时温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影响干茶翠绿鲜活色泽的形成,时间视上烘茶叶含水量的高低加以调整,一般烘至含水量在5%~7%,下机冷却后收藏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龙井茶精制加工 下一篇越红工夫茶的制作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之五揉捻工艺
揉捻工艺:是形成岩茶外形的决定因素,也是影响茶叶制率的因素之一。1、揉捻方式:生产主要使用30型、3...
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之六烘干工艺
烘干工艺:是稳定茶叶品质,补充杀青效果的作用,使茶叶达到较长时间的贮藏而不变质。1、烘干方式;传...
天山绿茶的采制工艺
千年茶史的制作功夫,形成了天山绿茶繁多的花色品类。按采制季节迟早可分为“雷鸣”、“明前”、“清明...
华顶云雾茶的采制工艺
由于产地气较低,茶芽萌发迟缓,于谷雨前后采摘一芽一、二叶初展。原属炒青绿茶,手工操作,后改为半炒...
传统手工艺布包茶
茶商在注重茶叶品质的同时,开始用新包装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山东省济南茶叶市场,浙江开化的茶便采...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