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山“小岘春”制作工艺
日期:2011-12-29 浏览:186次 
霍山“小岘春”制作工艺 “小岘春”制作工艺规程:

    1、摊青:小岘春的采叶标准是一芽二叶初展,以四月十日至四月二十五日之期为最佳,俗称“谷雨”前后的小岘春。将采下的鲜叶经拣剔紫色芽、病虫叶及其它杂质后,置于竹扁内簿摊4~6小时,使之蒸发一部分水分和除去青草气,散发茶叶芬芳,叶质柔软叶色由鲜开始转淡即可进行杀青。

    2、杀青做形:杀青锅温在120℃~140℃,先高后低,每次投叶量约30~50克,用炒帚在锅内抖炒,先慢后快,注重抖扬散失水分,防止茶叶在锅内焦边炸泡,防止旋捺裹团闷黄,待叶芽炒至叶色转暗,叶质变软,有香气挥发,这时将锅温立即降低到70℃~80℃开始做形。即用炒帚在锅内旋、拍、扬、捺的手法先重后轻,防止卷条,防止碎叶断芽,炒3~4分钟,芽叶成形约五成干即起锅。

    3、毛火烘焙:用竹制烘笼,笼顶温度60℃~70℃,每4~5锅茶作一烘,要求簿摊、勤翻、快烘,时间15~20分钟,烘7~8成干即可下烘摊凉。

    4、足火包装:足火笼顶温度应保持在50℃~55℃,这是一道文火慢烘的程序,要求:上叶要匀、翻叶要勤、手势要轻,时间约40~50分钟,视芽叶辉毫紧身高香的程度方可下烘装筒。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栀子花茶采制技术 下一篇金华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之三做青工艺
做青工艺:是初制工艺中决定茶叶品质的最主要因素,且可变的影响因素较多,处理方式多样,俗称“看青做...
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之四杀青工艺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蛋白酶活性...
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之五揉捻工艺
揉捻工艺:是形成岩茶外形的决定因素,也是影响茶叶制率的因素之一。1、揉捻方式:生产主要使用30型、3...
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之六烘干工艺
烘干工艺:是稳定茶叶品质,补充杀青效果的作用,使茶叶达到较长时间的贮藏而不变质。1、烘干方式;传...
天山绿茶的采制工艺
千年茶史的制作功夫,形成了天山绿茶繁多的花色品类。按采制季节迟早可分为“雷鸣”、“明前”、“清明...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