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制茶』品质尚未稳定
日期:2011-11-29 浏览:223次 
谈『初制茶』品质尚未稳定     茶青经过萎凋、发酵、杀青、揉捻、干燥后就成了可以拿来泡饮的茶了,(不发酵茶省略萎凋、发酵的过程),但是这样完成的茶,在制茶界上称为「初制茶」(有人写成「粗」字带有眨意,还是用「初」字较公正),是有(尚未完成)的意思,为什么呢?因为茶青初次完成,虽然说是干燥了,但茶性极不稳定,茶的生机并未完全消失,吸湿力极强,这种状况之下,如果一两个星期内饮用完毕,倒没太大的关系,但若再长时间的存放,极容易变质。这就有如新砍下来的木材,虽已经干燥,最好能放一两个月后再行加工,若要制作的是乐器,存放的时间往往要在一两年以上。


    所以茶青初制完成后,最好能常态存放个一旬左右,有何需要精制的过程就在这段时间进行,最后再行「覆火」一次(含低温干燥法),这样制成的茶才算正式完工,才可较长时间的存放,香气、味道上也较「完整」与「稳定」,制茶界才称它为「精制茶」(制作完成了的茶)。

    现在茶界为抢时间上市,也省些成本,后半段「稳定性」工作往往省略,然后以泠冻保存与真空包装(或充氮包装)减缓品质劣变的速度,这种作法在不讲究「陈放」效果的茶类上,以及花干的保存上有其功效,但普遍地使用容易造成消费者错误的印象,以为茶是不容易保存的食品,买了就要快快喝掉,一次不买太多。这样的观念正好扼杀了茶是可以陈放,只要保持干燥、阴凉就可以的「优势」,而且助长了各类茶都往「生」、往「青香」的方向发展,这又让很多人不敢喝太多的茶(因为太寒)。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不同烘焙方法对半球型包种茶品质.. 下一篇速溶茶与袋泡茶工艺流程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之五揉捻工艺
揉捻工艺:是形成岩茶外形的决定因素,也是影响茶叶制率的因素之一。1、揉捻方式:生产主要使用30型、3...
武夷岩茶初制工艺技术之六烘干工艺
烘干工艺:是稳定茶叶品质,补充杀青效果的作用,使茶叶达到较长时间的贮藏而不变质。1、烘干方式;传...
莲心茶的品质特征
莲心茶的品质特点是,外形细紧纤秀,锋苗显露,色泽绿中带黄,有似莲子蕊色,香气清幽,含绿豆清香,味...
天山绿茶的品质特征
天山绿茶的品质特征: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素以“三绿”著称。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翠绿,...
华顶云雾茶的品质特征
华顶云雾成品茶外形细紧略扁,色泽绿润;香气浓郁持久,滋味浓厚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嫩匀绿明;清...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