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的清币钱制
日期:2014-03-09 浏览:110次 
混乱的清币钱制

我国封建社会的货币一般都是铜币和银两,但由于度量衡执行标准不一和公私兼铸诸多因素,钱制混乱的情况比较普遍。

清朝的钱币是铜钱,一个一文,千个为千文,千文又称为“吊”、“串”或“贯”,按理面值与单位数量同等,然而在实际流通中,各地各异,并不能按此计算,千文并非是一千,有时则是几百。之间的差额,又随地区不同而不同,甚至同一地区也有多种差额,东三省又有“大钱”和“小钱”之分,“大钱”1000个为一吊,“小钱”320个为一吊。同时又有“满钱”与“除底”之别,满钱是一足吊,除底则扣除若干,实际不足960文,而小钱就在320文以下了。

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单大钱就使人困扰不已。如咸丰三年到咸丰四年间(1853年至1854年)所发行的当五十以上大钱和当十大钱,由于面值和实际悬殊太大,而无法流通。但此时大钱面值为虚值,人们关注的是铸钱的铜质,所以民间往往熔后制作器皿,而造成铜价上涨,铸钱成本上升。朝廷也想废止,但一旦废止,又会引起市场混乱,结果导致了大钱不可行,又不可再制造的两难境地,钱制的混乱可见一斑。

清朝的银两与铜钱平行使用,但两者之间国家没有固定统一的兑换值比例,同时银两分公造和私造两种,成色、单位量等也不相同。户部的库平规定一两白银为37.31克,海关的关平标准为37.86克,上海的漕平标准为36.35克,广东的广平标准为36.13克,四川的川平标准为35.88克,吉林的吉平标准为35.86克,福建的台平标准为36.31克,如此多的标准,只能使各地各霸一方,地区间公私间流通和兑换非常繁琐。

银币又有元宝、中锭、小锭和碎银之分。由于私铸银和各省公铸银的成色重量不一,形状各异,到咸丰时就有100多种,造成了换算复杂,给商品流通时的货币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解决流通,又出现了虚银,即一种朝廷和地方、^***和民间公认的标准银,不过是户部的标准并没有实物,标准的含银量为93.54%。虚银又有上海流通的“规银”、天津的“行化银”,汉口的 “洋例银”。可见即使是标准银,也不是惟一的。

由于各地银两的混乱,给汇兑带来很大的麻烦,如从江苏省拨一批税款到甘肃省作饷就麻烦了,江苏汇往上海要用漕平,到上海后要用规元,从上海汇到甘肃又要折回漕平,甘肃省收到后要用当地银两入库账,再折成库平与江苏省结账,这种反复的税算,不但繁杂,而且容易造成营私舞弊之机。

银两的“两”本应是重量单位,而清朝的银两是重量单位和货币单位合称,银两制度仍以银子重量计值,是一种称量货币,自身价值则由重量所决定,故质量在流通中又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由于全国各地质量不一,所以清朝的货币出现了既混乱,又无法统一的局面。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人民币底纹鉴赏 下一篇民国时期禁止通用外国纸币、银币..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品尝民俗茶
去云南个旧时,热情好客的哈尼族姑娘娜依娅,领我到她的家前屋后、山坡地头看她们的土茶树。那时,正是...
茶?红茶?黑茶
茶叶包含着广博的文化内涵。就是“茶”这个名称本身,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和有趣的...
养生茶应该怎么喝
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喝茶的习惯,品一茗茶,修身养性。忙碌的现代人则赋予了喝茶更多的功能。山楂、枸杞、...
挑选性价比高的春节茶礼有诀窍
健康是每年礼品市场主打的旗号,由于食品的各种安全隐患,消费者已经无从判别,茶礼市场就是在这中时期...
9款秋冬养生茶保健功用全介绍
茶是天然饮品,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俗话说:'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中医认为,茶能清...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