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蓑蛾
日期:2014-12-25 浏览:106次 
茶蓑蛾

蓑蛾[Tea bagwormD 树害虫。学名:Cryptotheleaminuscula Butler。鳞翅目,蓑蛾科。分布于中国各产地区。寄主有、油及其他多种树木。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为害,还需为营造护囊咬取小枝干。一般在局部地块中发生严重,种群数量大时可将叶片、小枝全部咬成秃枝,严重影响叶产量和树势。雄蛾体长11-15毫米,翅展20-30毫米,深褐色,前翅沿翅脉色深,近外缘有两个近方形透明斑。雌蛾无翅,蛆状,黄白色,长12-16毫米。卵椭圆形,乳黄色。幼虫成长后体长16~26毫米,头黄褐色,具褐色条纹斜置并列。胸、腹部肉黄色,背中色较深,胸侧有两条褐色纵纹,各腹节有4个黑色小点突,排成“八”字形。蛹长11~18毫米,咖啡色,腹末有2枚短棘。雄蛹较小,具翅芽与足;雌蛹较大,蛆状。护囊纺锤形,成长幼虫护囊长25~30毫米,囊外缀贴断残枝梗,纵向排列紧密整齐。一般年发生l~2代,广东可达3代。多以3~4龄幼虫越冬,翌年春季气温升至10℃左右时开始活动取食,局部地段在春茶萌发之前,芽、叶、嫩皮常被食尽。第二代幼虫,对夏、秋茶造成危害。雌蛾生活在护囊内,引诱雄蛾飞来交尾后,产卵在囊内。幼虫孵化后,从护囊末端排泄孔爬出,群集在母囊所在丛或近周,首先营造护囊,后咬食叶片成许多透明斑、洞孔和缺口,形成“为害中心”。幼虫期负囊爬行取食,或休止在囊中,随虫龄增长护囊不断加大,老熟后封住护囊上口并固定于枝干上,倒转虫体化蛹。雄蛾羽化后飞出,觅雌交尾。天敌主要有姬蜂和寄蝇。防治方法:摘除虫囊。幼龄幼虫期喷施(含1亿孢子/毫升)苏云金杆菌或化学农药,药剂可选用敌敌畏、杀螟硫磷、杀螟丹、氯菊酯、杀灭菊酯、联苯菊酯、除虫脲等,使用浓度和安全使用标准见“附录10”。务必将护囊喷湿。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大蓑蛾 下一篇洞藏大红袍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健康生活 红茶相伴
越来越冷的天气总是让人觉得懒洋洋的,不想工作不想运动。如果借着午后温暖的阳光为自己泡上一杯红茶,...
蒙顶山我国最早的栽茶地区
大家知道,四川是我国栽培茶树最早的地区,以盛产茶而着称于世。蒙顶山为蜀郡种茶的发源地,也是我国茶...
隔夜废茶并不“废” 隔夜茶的妙用
隔夜废茶有止血止痒多种功效--1.止血:隔夜茶中含有丰富的酸素,可阻止毛细血管出血。如患口腔炎、舌痈...
科学验证 喝白茶可以平衡血糖
'经过我们的研究,可以确定,白茶对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具有明显作用,在平衡血糖方面,也有着很好的表...
茶叶贮藏和保管
茶叶贮藏和保管不好,会很快失去新鲜感,使茶的色、香、味、形俱变,结果既降低了利用价值,又失去了欣...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