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大红袍”背后的博弈
日期:2011-11-24 浏览:365次 
疯狂“大红袍”背后的博弈

  疯狂“大红袍”背后的博弈

  中国青茶系的扛鼎之作“大红袍”,继炒房、炒豆、炒蒜之后,再度掀起炒茶之风。据9月22日央视《经济半小时》对福建厦门茶叶市场的新闻调查,从去年到今年年初,仅厦门一个地方新增的“大红袍”专销店就达到五六百家,“大红袍”的市价翻了两三倍,某些限量版的“大红袍”单价竟超10万,并且只有所谓VIP客户才能购到。  说到此,游资、炒作,这些词开始在人们脑海里频闪。也毋庸置疑,当茶叶“被哄抬”的背后,是商家投资行为所致。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兰花炒得比金子还贵,到近期“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商品社会中那只“看不见的手”滑溜一下失控,就会扰乱人们对于市场的常规判断。令人担忧的是,短线投机行为即游资炒作紧盯茶市,侵害的不仅是消费者、某些商家的利益,更像“定时炸弹”影响整个茶叶市场的健康发展。  首先,热钱(Hot Money)是只为追求最高报酬以最低风险而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迅速流动的短期投机性资金,它既不创造就业,也不提供服务,具有极大的虚拟性、投机性和破坏性。基于此,当某些热钱投机者拿下“大红袍”的销售垄断权后,就会立即采取“捂盘”的方式,通过控制卖出的数量,造成市场缺货的假象,然后经销商通过高价回收的手段,抬高自己经销品种的价格,这样就完全掌控了市场上“大红袍”的非正常定价。  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操控游戏”:一斤正常定价的“大红袍”一旦经销商用重金取得经销权以后,在市场上只放出极少比例的量,肆意制造市场稀缺的氛围,然后以高价进行回收进一步抬高价格,再将其全部抛出,经过二级三级经销商不断的重复炒作,最终定价高的惊人。在这个游戏的最后,哪些被套牢的散户无疑的直接受害者。  其次,当茶市泡沫越吹越大的时候,破灭的危险性自然巨大。从高价位猛摔下来,造成茶生产企业停产,众多茶叶经销商退出经营。而茶价暴跌之后,最大的受害群体就是数十万茶农。  茶价大起大落,农户必然受伤害。市场低迷时,农产品收购价低得可怜,农户直接承担损失。价格上涨时,农户获得的利润并不相应增加,其一,屡次农产品价格上升,利润总是直接作用于流通环节,传递到农户手上的利润增加总是有限;其二,农户的生产行为相对价格变化总是滞后的,产品在价格顶峰大量抛入市场的,往往不是来自农户,而是来自产品的囤积者。因此,如何保护弱势的农民,避开这种剧烈的价格波动获取稳定的收益,是^***需要思考的。  再者,从疲软的楼市及股市撤退、从严打的农产品市场出逃,游资盯上了“液体黄金”--茶,看似使得茶叶市场格局正发生颠覆性的“大洗牌”,种种迹象也像是讲述着一个变化:茶市格局正发生巨变,流行趋势从清香型铁观音一枝独秀,向清香型铁观音、传统铁观音及岩茶红茶三分市场转变。但这种骤变的市场格局远不是正当竞争的结果,它缺乏健康、理性和秩序,因为狂炒并不能给一个产业带来真正的繁荣。  尽管热钱可以控制上游的茶园,可以控制生产企业,甚至能掌控销售链条,制造旺销的假象,但我们不能忘了,茶叶终究是要拿来喝的,它就是一种大众饮料而已。只要消费者回归理性,爆炒之后的价格回归是逃不掉的宿命。  对于“大红袍”而言,它拥有特定的消费群体,就是广东跟福建交界的8个县市的消费地带,而大陆其它地区历史上就没喝“大红袍”的习惯,这就客观上预示着:不尊重市场的价值规律,就不会掉进炒作的陷阱,成为替炒家接棒的冤大头。(胡玮)

Tags: 雅茗居 茶文化 茶叶 茶叶知识 茶网大全 茶叶问答 网络
文章编辑】【关闭】【收藏】 【返回顶部】 
上一篇安徽泾县大红袍首次展示受青睐 下一篇解析大红袍炒作背后的原因

推荐阅读

图文欣赏

延伸阅读

鉴青茶、泡青茶:大红袍
辨茶不外行:大红袍居四大名丛之首。品质好的大红袍冲泡后,立刻就会散发出具有兰桂般焙火的香味,很远...
大红袍传说
武夷山是乌龙茶故乡,而九龙窠的绝品茶--大红袍,则是顶着光环的圣物,是充满传奇色彩的奇茗。武夷茶被...
大红袍茶树品种顺利通过省级2012年的审定
大红袍茶树被誉为:'茶中之王'的大红袍茶树,生长于福建省武夷山九龙窠最后一窠岩脚下。大红袍茶之所以...
慈禧太后的丰胸茶点大揭秘
有一帖流传至今的丰胸妙方要让您知道,简单营养又有饱足感。让您丰胸不发胖,是最适合都会上班族女性偷...
茶诗咏大红袍(四首)
茶诗咏大红袍(四首)一武夷名录世双遗,秀水灵山景色迷。更喜红袍生绝壁,茶中极品称神奇。二天生丽质...

相关主题

推荐文章

知识问答

雅茗居茶叶网 |茶友社区 | 茶叶知识 | 茶叶信息发布 | 茶友空间 | 茶叶交流 |